你的位置: 首页 > 海大情怀 > 正文
高级搜索
热点头条
海大视频
海大图片
官方微博
海大情怀

航海类专业在国家统一专业目录中确立的经过

作者:洪殿清 来源:校友回忆录 编辑:杨文薇 摄影: 添加时间:2017-11-06 09:40 阅读次数:


  今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到与大连海事大学有关的海上运输专业共两个,即航海技术专业(原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及轮机工程专业(原轮机管理专业)。这两个专业能够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始终保留在高等学校工科通用专业目录中,也是经过多次奋争才得以最后确立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原有的高等学校工科通用专业保留外,新增设的专业每年都在不断增加,截止到1983年底,全国高等学校工科通用专业数目已达1246种(参阅1983年《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名称对照表》),而且每年继续增设的势头依然有增无减。

  专业种类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某些学科向纵深突破,不断分化;有些学科间产生相互渗透、交叉或不断综合,因此必须增设一些新的专业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某些专业的增设只顾及工程对象的需要,而把专业越分越细,门类越来越多。今以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为例,当时与它同类的专业有精密机械、塑料机械、橡胶机械、林业机械等等共34种。其实,这些专业完全可以被属于一类专业的机械设计及制造所覆盖,如确有必要,最多可保留其下属一两个二类专业,根本没必要过细划分。过细划分的结果会使学生获得的知识面越来越窄,不能适应各项工作和继续深造的需要,对于毕业后的就业和转移工作领域也往往造成困难。因此,在当时已经表现出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减少专业数目、拓宽专业覆盖面,以增强培养人才的适应性。

  为了解决上述专业种类过多的问题,国家教育部于1983年11月初,聘请全国有关方面人员集中在北京大学,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当时参加修订工作的人员,主要是从全国有关高校聘请讲师以上的教师共44人。当年交通部分配到两个参加会议的名额,并指派大连海运学院洪殿清及西安公路学院陈凤仁两位老师参加。

  修订工作开始前,首先明确这样几个原则:

  一是专业的设立究竟以什么为基础,是按学科划分,还是按工程对象划分。如果仅按学科划分,则专业的覆盖面太宽,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如果仅按工程对象划分,又易造成对象过于庞杂,专业种类过多。为此,最后确定了这样一个原则,即有些专业可按学科设置,但必须有明确的工程技术领域;有些专业可按工程对象设置,但必须有明确的主干学科。简而言之,即以学科为主,要有明确的工程对象;以工程对象为主,要有明确的主干学科。所谓学科,指的是具有系统、完整、独立的概念和理论体系的科学,而主干学科是指一定范围的服务对象所涉及的众多的学科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学科基础。因此,衡量一个专业有没有明确的主干学科,就成为能否设置本专业的重要依据。

  二是工科专业必须有较宽的专业口径,即其服务的工程对象范围应当有比较宽的覆盖面,再不能如前所述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那样细分到34种。只能保留其中覆盖面宽的一级专业,以及少数覆盖面稍宽的二级专业,至于三级以下的皆不予列入。

  三是工科专业的名称必须统一,并力求准确科学地反映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业务范围。凡是培养方向和业务范围相同仅仅名称不同的都要进行归并。

  四是工科专业的划分与设置,应当体现分层次、分类型的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根据这一原则,在工科本科的专业目录中,不应列上那些适于研究生或专科生阶段培养的专业。

  现在来看看当时大连海运学院的海上专业,如果比照上述原则又当如何处置。

  从1953年三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起,除原有的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两个专业外,又陆续设立了船舶电气管理、船舶通信导航专业。尽管其间曾多次更换专业名称,但实质上都是培养船上需要的四种人才:驾驶员、轮机员、电机员、报务员。而后来成立的上海海运学院,也同样设有上述四种专业,只是个别专业的名称叫法不同。当时,将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列入高等学校工科通用专业目录中没有引起过多的争议,因为它的工程对象及主干学科明确,不能被别的专业所覆盖,只有个别人曾提出可否由专科层次培养的问题,但意见很快被否定。但是,其他三个专业的情况就不大相同了,有的与热能动力机械及装置专业相近似,有的可覆盖于通信工程、电子工程以及工业电气自动化等专业。除此之外,有的专业名称叫法也不能允许存在于高等学校工科通用专业目录之中。例如船舶电气管理专业,当时有的叫船舶电工专业,令人一看就起疑心:既然是电工何必非由高校培养?再有专业名称带有“管理”两字也引起许多麻烦,因为管理人才的培养多由专科层次承担,它是专门培养造就应用型人才,不应列入高校专业目录之中。综观最后修订的专业目录,属于管理方面的专业也有多个,但它们都在专业名称后面带有“管理工程”字样。

  为使航海类四个专业都能保留在专业目录之中,虽有上述多种难处,但我们还是极力争取,找出种种理由说明道理,以争取多数与会人员对我们的支持。

  为什么大家那么深情地希望属于自家的专业留在专业目录中呢?道理很简单,都希望把它留住而办出自己的特色。这也如同户籍管理一样,人人都希望有一个以自己名义立户的户口而不是被列入别人家的户口之中。

  当时,交通部对这一工作也十分重视,并对我们提出明确要求。遵照交通部的指示,我们在会议中把交通部的修改意见反映上去:一是在高等学校工科通用专业目录的二十一个大类中应增列航海类;二是航海类原有的四个海上专业应全部予以保留。

  关于第一点增列航海类的意见最终未被教育部采纳,最后仍将航海类专业归属于第十八大类的交通运输中,而第二点要求全部保留四个海上专业的意见,经过多次争论后,最终得到教育部认可,并列入1983年修订后的高等学校工科通用专业目录中,定名为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电气管理、船舶通信导航。

  回顾当年修订专业目录的情况,在从1246个专业减缩到不足200个专业中,竟能同时保留住与海上特色有关的四个专业,这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是以什么理由说服了别人呢?当时我们主要强调了如下几点:

  一是海洋船舶航行的整体性。即其中包括起船舶神经中枢作用的海洋船舶驾驶专业,起船舶耳目作用的船舶通信导航专业,起船舶心脏和动脉作用的轮机管理专业及船舶电气管理专业,这些专业构成确保船舶正常航行和安全生产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二是海洋船舶运输专业的国际性。国际海事组织根据海洋运输事业的特殊性以及世界海事海损的沉痛教训,于1978年制定了《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缩写为STCW,我国为签约国之一)。该公约是国际海事组织从世界海事海损统计中得出的要减少海事海损不能单纯依靠改善现代化设备状况和增加先进的监控仪器,还必须提高各级船员的技术水平及明确船员职责标准的结论而产生的。该公约中确定了各级船员必须遵循的国际标准,明确了各级船员应掌握的知识内容,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及必须接受的海上附加训练。根据上述规定,海上四个专业(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电气管理、船舶通信导航)已成为国际性通用专业,其培养目标、专业方向、业务范围、教学模式及培养方法等方面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特殊要求。

  三是培养人才的特殊性。根据国际公约及我国航海高等教育适应海洋运输的特殊性及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而采取了如下重要措施:

  1.实施半军事化管理,以适应海洋运输技术队伍所要求的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作为海军后备力量的需要。

  2.实施体现特殊要求的招生办法,只招收男生,外语语种只限于英语,坚持严格的体检标准以及一次投档择优录取的办法。

  3.实施毕业生预分配的分配办法,以取得应有的海上资历,满足STCW公约的要求。

  4.实施毕业生考取船员证书的制度。根据STCW公约的要求和国家对船员管理的规定,毕业生在毕业时参加国家相应等级的船员考试,取得船员证书后才能正式分配上船工作。

  除上述特点外,由于海洋运输事业在业务上的涉外性和复杂性(长期在国外处理各种技术业务、外事业务和贸易业务);适应工作环境条件的艰苦性(恶劣的自然环境及险恶复杂的航区);工程对象的特殊性(远离祖国在世界各地航行的海洋船舶);所需具备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综合性(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及特殊的航海技能),决定了从事海洋运输事业的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有不同于一般工程技术人员的特殊要求及特殊的培养教育规律。因此,对海上四种专业应该单立门户予以保留,不应被某些相近专业所覆盖。

  说实在的,当时在大连海运学院一个学校中,能同时保留体现学校特色的四种专业,这的确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这种情况在全国其他高校中是十分罕见的。对此,我们应该感谢当时参加修订工作的全体人员对航海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否则我们个别专业真的要被某些相近专业所覆盖,失去海的味道而变成大陆货。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又出现新的格局,即“驾驶”与“通导”、“轮机”与“船电”皆逐渐融为一体,如通常所说的“驾通合一”与“机电合一”。这样一来,单独设立“通导”与“船电”专业已无必要,更何况在后来重新修订的STCW公约中,已经取消了电机员与报务员。因此,在1991年由教育部又一次召开的高等学校工科通用专业目录修订会议中,覆盖了船舶电气管理与船舶通信导航两个专业,但原有的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两专业仍保留在交通运输大类之中,原来的专业名称不变。

  这次修订会议,交通部得到一个参加名额,特指派大连海运学院沈冲老师出席了会议。

  随后又过了7年,到1998年,教育部又再次修订了专业目录。与以往不同的是,最后颁布的目录是全国高校目录的整体,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不仅有工科,也有其他科种,共十一个大门类。大门类代号08为工学(即工科的改称),而0812为其下属的交通运输类。在本类中仍然保留两个海上专业,不过名称已有改动,即081205航海技术(原海洋船舶驾驶)及081206轮机工程(原轮机管理)。

  这样改动的原因为了与原国家教委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相一致,而专业划分与设立,仍是遵循科学、规范及拓宽的原则。

  事物总在不断地发展,今后又会出现什么新的变动一时很难预料。会不会再来一个“驾机合一”呢?这也实在难说。但是,当前比较符合实际的判断是,现在留在目录中的两个海上专业,将会长时间地保留下去,不会再有过大的变动。


  洪殿清:1947年考入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1951年毕业于东北航海学院并留校工作;研究员;曾任大连海运学院航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航海教育研究》杂志主编。


大连海事大学新闻网热线:0411-84729218 Email:news@dlmu.edu.cn 联系人:张薇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1号综合楼1004 邮编:116026 制作维护:大连海事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