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谢小芳
7月1日上午,停泊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大连海事大学“育鲲”轮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他们在引导员的带领下,登上驾驶台,下到机舱,漫步甲板,在各个角落拍照留影,对“育鲲”轮先进的设备、良好学习生活环境以及海事大学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竖起了大拇指。这是“育鲲”轮首次对香港市民开放,本次开放为期4天,除了普通香港市民,还将接受海事训练学院(香港)、赤柱航海学校、职业训练局等院校学生以及1000名高中生参观。
登船参加的香港市民络绎不绝
应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和香港海员工会邀请,6月29日,由173名师生、船员组成的大连海事大学“育鲲”轮香港访问团抵达香港,靠泊在维多利亚港尖沙咀海运码头,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庆祝活动,抵港以来已经分别迎来了香港航运界、媒体界以及校友的多批次参观访问。7月1日是面向香港普通市民开放参观的首日。记者看到,从上午10时开始,20分钟一批、每批30人,参观者连绵不断。
吕忠志在北部湾(香港)有限公司工作,作为航运界的一员,对“育鲲”轮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说:“香港和内地联系越来越紧密,‘育鲲’轮是文化使者,加强了两地的沟通和交流。”吕忠志对大连海事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也大加赞赏,“公司里有大连海事大学毕业的员工,思维开放,敢想敢做,创新意识很强,希望大连海事大学为香港航运界培养更多的人才。”
牛志远是大连海事大学的毕业生,已在香港工作多年。昨日,他带着爱人和两个孩子登上了“育鲲”轮。“知道要来参观爸爸母校的船,两个孩子特别感兴趣,兴奋了好久。”牛志远说,这一早上,已经有很多香港朋友通过新闻媒体、朋友圈、微信群知道“育鲲”轮抵港的消息,跟他打听表示要来参观。香港市民邓锡荣曾经是海员,听说记者来自大连,说:“我坐船两次到过大连,那是个美丽的城市。”
与香港的交流合作源远流长
6月30日下午,大连海事大学与招商局能源运输(香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科研项目合作、产学研合作、学术与业务交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7月4日,该校还将与中远海运(香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郑少南介绍说,长期以来,大连海事大学与香港航运界一直有着深入的交流和广泛的合作,香港多家公司和个人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如招商轮船奖学金、道达尔奖学金、杨良宜奖学金等;还与香港海通有限公司、(香港)轩顺船务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开展了科研项目合作,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海事大学与香港海员工会的交流合作更是频繁,2013年曾为香港海员工会定制研发了360度航海模拟器,在人员培训领域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6年香港海员工会举办复会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双方就高速雷达模拟器的软件开发等领域开展合作项目进行了探讨。今年年初,双方共同申报了《2017-2018年内地青年交流资助计划》,该项目已经获批立项,计划于2017年下半年实施。自2012年大连海事大学港澳台办公室成立以来,共派出160余人次赴香港参加学术会议、讲学、访问等;接待270余人次香港教师、学者、律师等专业人员来校进行访问、交流活动、讲学等。
加强两地民众尤其是青少年间的沟通交流
香港海员工会是此次“育鲲”轮访港的邀请方之一,香港海员工会主席李志伟表示,“育鲲”轮在香港回归20周年这个特别的时刻到访香港,有着特别的意义,代表了内地对香港一如既往的支持。本次大连海事大学师生乘坐“育鲲”轮访问,加强了两地民众尤其是青少年间的沟通交流。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登船参观,让大家对国家的科技、文化、教育有更生动、更真实的认识。这些都是国情的一部分,对加强香港青少年认识国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香港学生对航海既陌生又充满好奇,“育鲲”轮对他们具备很大的吸引力。“育鲲”轮的先进设备可以让他们了解国家的航海技术及航海教育水平。中国正逐步成为航运大国和船舶大国,香港的航运服务业潜力十分巨大,内地与香港在航运事业上的积极合作将会营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育鲲”轮无疑也带着使命来到香港,为推动两地在航海领域的合作出一份力。
相关链接:http://szb.dlxww.com/dlrb/html/2017-07/02/content_1372493.htm?div=-1&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