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海大 > 正文
高级搜索
热点头条
海大视频
海大图片
官方微博
媒体海大

【中国交通报】“中国造”超大集装箱船陆续交付

作者: 来源: 编辑: 摄影: 添加时间:2018-09-27 09:37 阅读次数:

编者按

近日,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运集运)星座系列20000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中远海运天秤座”轮命名交付,这是继白羊座、金牛座、狮子座、双子座、室女座、摩羯座之后的第7艘星座船。中远海运星座快航共由11艘超大型集装箱船组成,中远海运集运计划在今年11月前分批完成精品欧洲—地中海航线:欧洲3线(AEU3线)全部11艘船的升级,届时AEU3线船舶规模将从目前的13000标箱升级到20000标箱,迎来运力全面升级。

李思颖

超大型集装箱船一直是世界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船舶之一,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船代表一个国家的船舶建造水平。20000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连续研发、建造,标志着我国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造船能力的提升。我国超大型集装箱船设计和制造有什么成果?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建造对我国集装箱市场有何影响?本报日前采访了中远海运集运、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以及相关专家对此进行探讨。

我国已具备三大主流船型自主研发能力

超大型集装箱船是指超过18000标箱的集装箱船,其船型开发难度较大,核心技术长期被国际尤其是日韩垄断。

经过多年的研发,我国设计的系列集装箱船型得到了国际主流班轮公司的认可。

“2009年,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将为国内自主设计新一代的9000至10000标箱集装箱船作为突破口,潜心研究,推出了大幅提高船型经济性指标的新型宽体船型,并于2010年实现了9000标箱集装箱船和10000标箱集装箱船型的首批订单,首次突破了韩国在超大型集装箱新船型研发的垄断。”MARIC副总工程师虞赉说。

如今,国内各船舶设计研究所顺应航运市场的变化,结合国际海事新规则、新规范的要求,大力研发低油耗、低排放、环境友好,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绿色船型,形成核心研发竞争力。我国现已布局全系列船型,研发设计了系列化超大型集装箱船船型,打造了自主设计的品牌。由我国船舶设计研究所自主研发设计的一批性能指标先进的绿色节能环保型超大型集装箱船,已获得大量实船订单。

2017年9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和法国达飞海运集团正式签订了9艘22000标箱船舶建造合同,总价值接近100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MARIC研究员李源表示,“这批订单是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市场沉寂了22个月以来的首批订单,基于MARIC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船型。”

近十年来,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迅速,现已具备三大主流船型的自主研发能力,并逐渐赶超韩国和日本。目前,全球只有极少数船厂具有万箱以上集装箱船的建造经验。我国也已将超大型集装箱船列为船舶工业技术进步和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研发重点发展方向。

“大型集装箱船建造过程中,有很大的安全风险。”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江一娜说,“20000标箱的分段划分相比其他船型要复杂很多,在船舶未搭载结束前基本全船都是大开口,可作业空间狭小,存在大量立体交叉作业以及高空坠落风险。另外,船舶配套设备大型化,数量多,给施工增加了难度,仅船舶的主机吊装就用了七天时间。”

在造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技术创新。星座快航系列船在抗扭箱、舱口围区域采用了大量的高强度止裂钢,制造工艺极其复杂,属于世界前沿尖端技术。船舶主机是可以改造的双燃料主机,改造后可以满足更高级别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排放要求。

助力中远海运集运全球服务网络构建

“国际金融危机后经过近十年的调整,2018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好于预期,经济增长逐步摆脱低速运行态势,国际贸易等领域持续复苏,经济增长动力增强。受世界经济稳健回升推动,2018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海运量达9880万标箱,同比增长7.2%,增速较2017年同期加快3.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研究员郑静文表示,“全球各大班轮公司运力正在稳步增长,班轮公司的发展战略将会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今年,中远海运集运星座系列2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陆续命名交付,共同推动欧洲航线运力的全面持续升级,助力中远海运集运的全球服务网络构建。“运力升级后,中远海运集运在AEU3上自有舱位增幅超过了60%,满足了更多客户的需求。AEU3线挂靠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荷兰鹿特丹港(双挂)、德国汉堡港以及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为华北、华东地区和东南亚提供快速、稳定的地中海、西北欧服务。”中远海运集运从业人员表示。

“未来几年,中远海运集团都会是焦点,它在班轮公司中增长最快,即使不包括收购,也有新船正在建造,如果算上与东方海外的合并,中远海运集团有望超过达飞,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挑战两家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中远海运集团在非洲和南美等市场进行扩张。中国在集装箱航运市场上并不算领头羊,但今年,他们已作出了重大努力。”国际航运业知名研究机构阿尔法咨询(Alphaliner)的首席分析师谭华乔(Tan Hua Joo)说。

谭华乔表示,中远海运现在的运力是20年前的四倍,而在未来两年,中远海运将交付一批新船,总容量为30万标箱,相当于一家大中型班轮公司的总运力。这可能迫使马士基改变不造新船的决定。“马士基公开表示,在未来几年,不打算订购新船。我认为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因为他们的许多竞争对手,尤其是中国的船公司,正在迅速赶上他们。”谭华乔说。

经营超大型集装箱船核心在于降低成本

“对于造船企业而言,超大型集装箱船陆续建造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型集装箱船开发、设计和建造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成功跻身国际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俱乐部’。”上海航运交易所研究员刘俊表示,“一方面,在中国船厂建造大船,国内航运企业可以围绕绿色低碳船型开发、清洁能源运输以及合作模式创新等主题,创新思维,寻求合作领域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船也代表着航运企业在行业内的实力所向,意味着在主干航线拥有能够与全球竞争对手相抗衡的运力规模。从班轮市场来看,目前订造和运营超过18000标箱集装箱船的班轮公司总共有8家,分别为: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达飞轮船、中远海运集运、赫伯罗特、ONE、长荣海运以及东方海外。可以说,这几家班轮公司也是班轮市场上志向高远的‘超级玩家’。”

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振福表示,“我国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陆续建造,运力进一步增强,充分展示了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和建设成就,体现了我国在造船及与造船相关的系统技术水平,同时也将提高我国航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港口设施、水深以及航道条件的限制,目前超大型集装箱船全部投放于亚欧航线。亚欧航线是全球主干航线之一,主要连接亚洲与欧洲两大经济体。“班轮公司之所以不惜重金订造超大型集装箱船,是因为它们将亚欧航线之争的取胜利器归结于成本。”刘俊表示,“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运营主要受限于港口基础设施不足、航班发船频率的下降、燃油价格的起伏不定以及贸易路径的变化。对于班轮公司而言,经营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核心就在于降低成本,而成本则是公司经营能力的完全体现。”

对于拥有大型集装箱船舶的班轮公司,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此,李振福表示,“大型集装箱船有优势,也有劣势,特别是目前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班轮公司更应该考虑其货源问题;另外,大型集装箱船的运营管理与原来的模式有不同,战略规划、货物运输、运营管理、市场营销需求应该适应大船的特点。班轮公司应加强企业管理,聚焦航线规划、运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等问题。”

中远海运集团大船成长史

第一艘10000标箱以上船舶:“中远亚洲”轮/10062标箱/2007年8月交付

第一艘13000标箱以上船舶:“中海之星”轮/14074标箱/2011年1月交付

第一艘18000标箱以上船舶:“中海环球”轮/18980标箱/2014年11月交付

第一艘20000以上船舶:“中远海运金牛座”轮/20119标箱/2018年1月交付

截至2018年7月下旬,公司共有18000标箱以上船舶12艘,其中20000标箱以上船舶5艘、18000标箱以上20000标箱以下船舶7艘。

该数据由 中远海运集运 提供

大连海事大学新闻网热线:0411-84729218 Email:news@dlmu.edu.cn 联系人:张薇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1号综合楼1004 邮编:116026 制作维护:大连海事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