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从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形成了一贯的、系统的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邓小平就主张“首先发展东部地区,然后再帮助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根据“两个大局”的思想,江泽民同志适时地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问题。1999年,江泽民同志多次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目前“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抓住有利时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适应世界范围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要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科技教育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要从经济全局和战略需要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协调,适当超前,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快水利、交通运输、通信和广播电视等,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要在加大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在试点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绿化荒山荒地。恢复林草植被,逐步改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全国和世界范围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提高西部开发工作的科技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要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利用,努力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要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运用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建立新机制。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西部。
(来源:《西部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