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男,汉族,199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硕士均就读于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3月由硕士转入博士,现为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所获奖项如下:
1)201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09—10学年度及10—11学年度国家一等奖学金;2)11—12年度辽宁省三好学生及三好标兵等荣誉称号,10—11年度大连市“三好学生”;3)2010年“创想2015”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想未来概念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第八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等科技竞赛类奖项。
自2009年来到大连海事大学,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对知识的汲取和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出了明确的规划。虽然在个别方面会有一定不足,但是他不断提醒自己来大学的目的是汲取更高深的知识,锻炼更成熟的品格和处世方式,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励着他进步再进步。经过这些年的锻炼,他已初步具备一名优秀大学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基本品质。目前,他已获奖2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奖项8项,参与各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国际学术论文5篇。
一、勤勤恳恳,为多彩校园而努力
综合素质的培养一直是他所致力追求的,而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投身社会实践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不二法门。本科期间,他先后担任班长、中队副指导员、院学生会副主席等职务,努力协助各级领导完成各项学生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并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大一的学生工作是最为繁忙和琐碎的,几乎每天都需要开会,总结各班情况,统计各种学生信息和下发各项院系通知。虽然多而杂,尽管苦而累,但是他从未有过一丝抱怨,而是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的去完成应有的任务,进度从未落后,质量总有保障。还记得一次整理各班入党申请信息时,需要将每个同学的档案材料归类整理。为了不耽误同学的学习和午休时间,全班近30人的材料他自己一个人整理完毕,为了按时完成这项任务,他不仅牺牲了自己学习和午休时间,就连吃饭的空隙都不舍得浪费,一个人仔仔细细的完成了整理工作。就是这样的一种工作态度和服务精神伴随着他走过了最为繁忙的一年。同时,为了团结好同学,增进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的共同进步,他积极开展各种班级活动,诸如班级趣味篮球赛,海边烧烤等,每项活动的开展都使得所在班级真正像个大家庭一样,同学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此外,他还积极组织班级集体自习,督促同学们的学习,在大一结束的时候所在班级总体成绩名列中队第2。作为中队副指导员,他认真协助各级领导完成学生工作,尤其到了大四,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完成各项毕业事宜,他更是不断放弃自己休息或者与朋友聚会的机会,为同学们整理材料,帮助同学们完成校内外保研申报、毕业手续办理、就业信息查询等工作,在一个原本应该放松、娱乐的阶段,他却乐此不疲的完成着各项学生工作,工作态度和能力得到了领导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任职学生会副主席期间,依旧像往常一样他没有懈怠,而是认真负责,勤恳工作。参加召开各个学生会议,配合领导和同学的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学生活动——依然可以记得迎新晚会上他跑前跑后的身影和紧张的申请;记得他在全体大会上的认真总结和对大家肯定的眼神等等。当然成绩的取得与学校和社会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身怀感恩之心的他为了回报社会,奉献爱心,借助学生会这样一个平台,他还参加了“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关爱之旅”,去探望那些缺少足够关爱的儿童并为他们带去帮助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为他们的果园除草,浇水灌溉,帮助他们整理卫生等等。除此之外,在过去的几年中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如去敬老院慰问老人、爱心献血、为灾区捐款捐物、志愿服务,参加地球一小时等爱心和公益活动。而这点点滴滴都记录了他回报社会的决心和行动。
进入研究生阶段,他担任了信息学院2013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班长,入博后担任信息学院博士党支部书记。烈日下的迎新工作,对办理户口迁移同学的悉心指导,一次次的党支部会议,认真审核同学的入党材料等等,都记录着他在学生工作的道路上不断奉献的脚步。
二、天道酬勤,为美好未来而读书
虽然平日里工作累、任务重,但是他从未放下过自己的学业,因为他始终坚信,只有用知识武装大脑,才能成为一名更合格的现代化四有新人,奉献祖国,成就自我。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会利用仅有的时间为自己充电,经常晚上学到十点才会恋恋不舍的离开自习室或实验室。辛勤的付出换来的是自我的肯定,本科期间连续四年学位绩点位列专业第一,前三年学位绩点位列全校第三。然而,对此他并不满足,处于个人兴趣和响应时代潮流的目的,大二时还选修了英语专业作为第二学位,在努力保证第一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还不断强化自身的英语技能。每当周末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早已在教室听老师讲解;每当别人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的时候,他却在自习室里复习新学内容。功夫不负有心人,本科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拿到了英语专业的学位证书。
2013年9月,他被保送至大连海事大学光电信息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2015年3月,以硕博连读生的身份转为博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他除了以优异成绩完成硕士课程外,还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在他所属团队承担的“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深远海海面遇险目标机载红外搜寻定位技术”和“十二五”交通部重大科技项目“恶劣海况下直升机救助能力提升关键技术与示范”中,均独自承担一项核心研究内容,并已取得可喜进展。凭借其研究成果,目前已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Optical Engineering,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Applied Optics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三篇SCI英文学术论文,在第六届国际图形图像学大会(ICGIP 2014)上发表一篇SCI论文,目前,仍有两篇SCI国际期刊论文在审稿当中。通过与国内外研究成果的交叉对比发现,他所研究的海面目标红外搜寻技术能够打破国外对我国在一些关键技术上的封锁,为攻克遇险目标机载红外搜寻定位核心技术提供有力保障,进而提高我国海面遇险目标搜寻的效率和成功率,其研究内容的开展,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5年6月,凭借其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研究规划,他成功申请到大连海事大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以帮助他更好的完成科研工作和博士毕业论文的撰写。
三、坚定信念,为自我价值而奋斗
在个人思想方面,他自进入大学之后,积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党的先进理论。除了在党性知识的课程学习上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外,还主动关注党的最新动态和党性知识的实时更新,努力跟上党和时代的步伐,及时向党汇报自己的思想状况,为早日成为一名党员而不断努力。在平日的生活中,时刻以一名合格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和规范自己,学习并发扬一名优秀党员和现代化建设世界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应有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不在不必要的东西上多花一分钱,不在无谓的事情上多逗留一分钟,而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和工作上,努力让自己能够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能够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或者至少做到身未入党思想先入党的要求。
2011年10月份,他参加了党训班培训,在开班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进行了开班讲话,讲话中对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合而清晰地概述,并从自身的角度谈及了当前社会形势下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品质和为争取入党所要做到的事情,其观点得到了院系领导的一致认同。经过一个星期的党课培训,他接受了更为系统和专业的知识体系,更加丰富了头脑,为其能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6月他正式确定为预备党员,2013年6月转正。
一个个的脚印记录了他这些年来的成长历程。在奋斗的过程中,他所发扬的艰苦朴素、不断拼搏、严于律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对于党和国家,学校和社会的感恩和回馈之心也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相信这样的成长历程会帮助他成长为更加优秀的海大学子而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