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特色化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专题研讨会在我校凌水国际会议厅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我校主办,法学院承办,大连国际航运仲裁院、辽宁省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协办。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线上)、辽宁省司法厅副厅长魏显光、大连海事法院副院长信鑫、我校校长单红军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来自高校、司法机关、法学会、企事业单位、法律服务机构的70余名专家学者、法律实务工作者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曾庆成主持。
单红军在致辞中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法学教育和法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做好特色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储备是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与国内各高校、法律实务界、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一道,共同探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努力探索出能够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型、特色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精准培育国家刚需、特需和急需的涉外法治人才。
黄进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对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希望各高校法学院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聚焦国家法治建设对于涉外法治人才队伍的紧迫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涉外法治实践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动法学学科和专业建设,为中国涉外法治建设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
魏显光在致辞中表示,大连海事大学在特色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院校、特色知识、特色模式、特色人才、特色实践五个特色优势,在提高辽宁涉外法治建设、推进东北亚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大连海事大学抢抓机遇、坚定方向、创新模式、凝聚合力,进一步加强与涉外法治实务界的合作,实现经济、涉外、法治人才的融合培养。
信鑫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研讨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建设重要指示、服务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的实际行动,希望此次会议能够为大连海事法院人才培养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共同为加快培养国家未来所需的涉外法治人才贡献力量。
单红军与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王田、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波、大连海事法院副院长信鑫、南京海事法院副院长王蕴、宁波海事法院政治部主任杨兴明、海口海事法院副院长罗春共同为大连海事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揭牌。
参会人员观看了大连海事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成果展示短片。
主旨演讲环节,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原副校长王瀚作题为《从战略高度认知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战略性和紧迫性》的演讲;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波作题为《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中的角色》的演讲;礼德齐伯礼律师行(香港)合伙人李连君作题为《适应全球海事争端趋势: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之探讨》的演讲,主旨演讲由我校法学院院长朱作贤主持。
专题研讨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主题为“特色化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探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李永军、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彭诚信、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曹险峰、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哈书菊、辽宁大学法学院院长闫海、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邹克渊、招商轮船法律合规及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翟娟等嘉宾围绕主题开展发言与交流,专题一由我校法学院教授李志文主持。
专题二主题为“涉外海洋海事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胡正良、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张丽英、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郭萍、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辉、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院长裴兆斌、大连海事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马明飞、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法务与风险管理本部副总经理王利民等嘉宾围绕主题开展发言与交流,专题二由我校法学院教授韩立新主持。
专题三主题为“国际仲裁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世刚、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边永民、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邹世允、沈阳师范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隋军、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周清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研究所副主任粟撒、大连国际仲裁院研究中心主任史玉芳、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海商海事部负责人、大连分所主任李东等嘉宾围绕主题开展发言与交流,专题三由我校法学院副院长蒋跃川主持。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波、大连国际仲裁院副院长刘军、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东北亚国际仲裁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关正义、杭州仲裁委副秘书长包立、沈阳仲裁委案监部部长张彤军代表国际仲裁联合培养单位为国际仲裁优秀学生颁奖。
闭幕式上,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高之国作会议总结。高之国回顾了国内各高校涉外法治的建设工作情况,对此次与会嘉宾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此次会议实现了沟通交流、启发借鉴以及发现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的目的。他结合自身对涉外法治二元论的看法,提出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良性互动。闭幕式由我校法学院副院长李国强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