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基层动态

“重走信仰地图,红色辽宁我打call”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省级研究生样板党支部赴丹东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

2021-06-23 彭译侬 点击:[]

为进一步激发师生党员学习党史的热情,弘扬优良革命传统、铭记光辉革命历史,全省高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研究生党支部响应学校、学院党委号召,组成党史宣讲团,于6月20日-6月21日到辽宁省丹东市开展“重走信仰地图,红色辽宁我打call”主题实践活动,以“情景党课+平台直播+志愿服务”的形式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学院750余名师生参与线上直播互动。

身临其境讲党史,跨越千山知党恩。党史宣讲团在6月初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史料研究接力学、直播预演一遍遍、宣传推送不间断,还没到丹东,同学们便了解了这座红色城市的光辉历史,将革命故事刻在脑海、印在心中。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宣贯,20日,穿着白色衬衫、佩戴红色党徽的师生们走出大连,将海大旗帜带到了这片红色热土,开始了两天一夜的宣讲活动。

精神之旅寻印记,云端共建铭初心。6月20日下午,海大校园中的750余名师生党员坐在活动室静静等候实践活动直播,宣讲团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带领云端的海大师生走过高耸入云霄的抗美援朝纪念塔,来到史实陈列馆,进入“沉浸式”红色体验的全景画馆,步入武器凛冽林立的室外兵器场,用慷慨激昂的语言上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党课。第二场直播在鸭绿江断桥之上,线上与线下的党员们看着断桥上依稀可见的弹痕、听着断桥上的烈烈江风、想象着断桥上曾有的激战,既缅怀战争年代的革命先烈,又感恩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

服务“硼都”展风采,缅怀先辈做实事。宣讲团选取鸭绿江边、抗美援朝纪念馆内、丹东火车站为志愿服务地点,帮助环卫工人、保洁大姐收集城市垃圾并科学分类;在纪念馆、断桥上充当红色讲解员,利用土木专业知识为大家讲解“开闭梁”桥结构,吸引大批游客驻足倾听;在小区内、街道旁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发放红色教育画册和宣传单,赢得丹东市民朋友的欢迎。

学院师生红色感悟:

土木工程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彭译侬表示:抗美援朝以弱胜强,以顽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强大的对手,取得伟大胜利,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风骨和伟大气魄。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师生接受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信念。

学生党员于安康表示:我们要把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向“最可爱的人”学习,向英雄看齐,发扬革命先辈英勇顽强、不畏艰难、慷慨奉献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潘洲洋表示:百年风霜雪雨,百年大浪淘沙。看那断桥上满目疮痍的弹孔,再看江北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不禁感叹我们党的伟大之处,在这里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党,今后我也要更加积极学习党史,听党话,跟党走,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党员于春阳表示:宣讲团讲述了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历史,再现了志愿军英勇作战身影和毛岸英、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我在直播间的这头感受到了英勇顽强、不畏困苦、慷慨奉献、崇尚和平与正义的抗美援朝精神。

土木工程研究生张军表示:这次红色丹东之行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收获。其中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和断桥让我对这段壮烈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志愿军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正是这些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不仅仅需要对党和国家忠诚热爱,更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上一条:传承红色精神 牢记使命担当----创新创业学院党支部赴关向应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指导员参加“信仰·回响”辽宁高校辅导员红色家书接力讲述活动

关闭

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 邮编: 116026

制作维护: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