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新质生产力,3月20日,由中国航海学会和我校联合举办的2025年航海科技创新与成果评价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交通运输领域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校的90多家单位、超过200名代表参加。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胡亚安院士,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宫生晨,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世新、副理事长周静波,我校校长单红军、副校长赵友涛等出席研讨会,中国航海学会执行秘书长、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刘顺主持会议。

何建中从国际形势变革、绿色低碳引领、智能航运发展、智能船舶技术突破等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鼓励航海科技工作者把握当代科技创新趋势,勇于担当时代使命。他表示学会将为会员、为航海科技创新做好服务保障,致力于实现高水平航海科技自立自强,凝聚航海领域科技服务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宫生晨从国家深化科技改革、引领航海科技发展提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围绕《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方针,介绍了交通运输部在科技创新、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以及今后的航海科技工作重点和方向。

单红军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国航海学会、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以及业界各方表示感谢,向莅临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强调,推进航海科技创新,不仅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胜利之路,更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的基础和保障。他表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海大愿与业界各方一道,在中国航海学会和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的支持和指导下,围绕航海科技创新和航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深化务实合作,加强联合攻关,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为助力航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主题发言中,李世新以创新引领、科技先行为主题,介绍了中国航海学会的总体情况、以及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评价、学术交流、学术期刊、会员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保障和引领作用。


研讨会期间,胡亚安院士和大连海事大学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胡青教授,就航海科技成果凝练和科技奖励申报经验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分享。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标准与计量中心主任王显光以“标准赋能航海,创新驱动未来”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刘顺向参会代表解析了航海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办法相关规定,并回答了与会代表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