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适,字适之,提倡文学改良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方面有深入研究。本书集合了胡适先生的演讲、信件、发表于杂志中的文章等等,从五个方面--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青年与读书、科学的人生观、问题与主义、整理国故与全盘西化介绍了与当时内外交困的社会环境下息息相关的一些问题,现在看来也依然值得当代大学生的思考。我想就读后感触颇深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首先,就读书本身而言,书中就专有一部分提及。胡适先生答清华学校胡君敦元等四人,为将往外国留学的少年所拟的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叫我们羞愧,尽管也有人主张先生要求过高已经超过普通非专业学生的接受范围,但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我们连国学的皮毛都算不上接触过,又怎能有足够的民族自信心呢?当然,读书也不能一味的趋于功利性,读书本身就是一件愉悦之事,把读书当成任务甚至负担,读书就显得不那么美好单纯了。作者对于为什么读书有自己富于经验的深刻理解:读书便是接受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的记录;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读更多书;读书能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对环境,并获得思想的来源。读书时我们还得有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验证,对既有知识的批判理解是活跃思维的绝佳途径,顺民和奴隶不能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扩展到充满朝气的青年人的思想活动中。
书中《信心与反省》一篇我有一些感触。作者对寿山先生《我们要有信心》中提出的中华民族还是有生存权的这一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中国的固有文化并不如寿山先生所说太过丰富,我们缺少近代的科学文化、工业文化,而我们所独有的--骈文、律诗、八股、小脚、太监、姨太太、贞节牌坊……却都是落后于西方使我们抬不起头的文物制度。
我想,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应该是从文艺复兴后发生的巨大转变。古典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思潮使西方将眼光关注到具有张力,更加世俗化的物件以至于扩展到科学领域,创造了更符合人的发展与利益化所需求的工具、技术等等。从古典文献的研究入手,这大概也印证了作者创造源于模仿的观点。胡适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写出此作,究其根源是他所处的历史时期,中国正面临巨大的变革。民国建立以后,军阀纷争割据、北京政府的变化、国共合作的失败,到了此时,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尚需稳固,北京政府遗留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经济上工业发展起伏,受西方国家牵制,关税自主方面,南京政府也经历了漫长的坚持以及对日本的妥协才收得成效。政治与经济上的混乱局面使得各种思想激荡,各执一词,变化极快。作者基于这时中国与西方世界关系的矛盾性和对抗性,在对比下产生了西方种种优秀文化都是需要模仿的观点,只有模仿才能创造新的成果。
反观现在,中国同样面临着巨大变革,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人民思想更新已经让“代沟”扩散越来越广。物质生活的富足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究竟是否也有增长呢?思想当不分好坏,而是随时代俱进。胡适先生的观点在现在看来许是偏激,而我们在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消逝的今天,书法已然成为少数书法家的艺术追求而非读书人的必备,传统戏剧、手工艺品难寻继任者的现象屡见不鲜,曾经以人文见长的民族逐渐丢弃了它们,追寻所谓西方世界的科技和进步,这些是否又需要换个角度来看待呢?
胡适先生说可靠的民族自信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祖宗的弊习和荣光暂且抛开,这一点我很认同。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需要的变革和进步,既不能靠老底掩耳盗铃般的自傲,也不能盲目乐观一味空想。独善的个人主义万万要不得,“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才是积极应对的态度。只有关注当下,讲求实际,读好每一本书,提升自身修养,培养问题意识,避免只谈“主义”,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拥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使整体社会迈向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