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世界大事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中国的荣耀在海上,耻辱也在海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要从海上拿回来。我很幸运,选择了航海。
我的家乡在一个内陆城市,在未来到大连之前,我甚至都没见过大海。但我在高三时却铁了心一定要报航海技术专业,原因很简单,当海员工资高,休假长,工作好找。经过高中的努力学习,我很幸运的考上了大连海事大学,而且选择了梦寐以求的航海专业。当时感觉自己真是最幸福的人了,谁知苦日子也跟着来了。
上高中时,老师经常会说,到了大学就好了,会如何如何的轻松,但当我们进入大学,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多么善意的谎言,尤其是选择航海技术这样的专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对学生实施半军事化管理。不用说开学一个月的军训和每周三周六的复训,也不用说每天三次集合列队,单是每天整理内务要求达到豆腐块的被子,都在慢慢侵蚀着我对航海的热情。尤其是从老师和同学了解到航海是国家钦定的艰苦行业,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提升,海陆工资差越来越小,航运近几年低迷等状况,我开始后悔,懊恼。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就一股恼地只想着航海,其他专业不也是很好吗?
后悔归后悔,但是每天课还得跟着上,合也得着集。在磨合了一年之后,我开始接受半军管,接受航海。经过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我发现海员是一伟大的职业。海运占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2/3以上,中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约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随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中国海上交通运输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海运量不断增长,中国海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繁荣全球海运的重要因素。习近平说:“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我国海运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尤其是当今科技发展之快,对智能船舶,无人船舶的研究。
放眼国际,丹麦启动无人船研发项目,挪威开辟无人船试验区,韩国开发了无人船通用技术平台,荷兰正研发利用“浮动自驾无人船”实现载人和货运。在国内,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的“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智慧交通”等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了“提高船舶智能化水平,培育智能船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水上交通运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的发展方向和工作要求。而这一切的竞争核心都是航海人才,是国家对我们的需要。那么,高考结束后有多少人会报考航运业相关的专业?而毕业后又有多少人会真正从事航运?特别是从事非陆上职位?
答案不容乐观。伴随着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而来的是外贸的萧条,进而导致航运的低迷,导致海上岗位的吸引力进一步降低。社会上航海文化氛围不浓,海员地位不高。中国的各行各业繁荣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年轻人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为什么还要辛苦跑船,有更多的待遇更优厚的陆上职位可以任他们选择。
现在我们读航海,可能并不像当初仅为了好的待遇又或者是稀里糊涂就选择了航海,现在大多数的我们心中又多了一份对国家的责任,国家需要我们,实现伟大的海运强国更需要我们的一份力量。或许,世界第一位无人船船长就在我们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