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为进一步做好迎评及自建工作,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校专题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教学单位巡礼工作,持续分享各教学单位在本科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特色亮点,共同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航海学院
立德树人,航稳致远
着力培养高端航运人才
学院简介:
航海学院伴随大连海事大学发展而成长。1909年,大连海事大学前身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就设立了船政科。1953年,三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设立航海系。1992年,由航海系、电子工程系和航政系合并成为航海学院。学院拥有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现有航海技术、海事管理、地理信息科学和安全工程四个本科专业。航海技术专业成为2017年支持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交通运输工程”的主干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是全国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航海类专业。海事管理专业2020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获批2021年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航海学院入选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2023年航海学院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坚持党的领导
凝心聚力促进学院全面发展
航海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教学的根本标准,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综合性全面发展的高端航运人才。学院党委建立“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研室和党支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坚持“五个融合”,凝聚“五种航力”,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思想凝聚、组织保障等三大功能,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实现党建和业务的“双融双促双提升”,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全国模范小家”等荣誉称号。学院党员活动室先后获评辽宁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大连市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党建创新品牌一等奖。学院团委曾获评大连市五四红旗团委、大连市先进团委。学院1名教授当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省部级优秀共产党员、文明职工标兵等多名先进典型。
增强质保能力
齐抓共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理念领航,质量为首
航海学院坚持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双一流”建设目标,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质量至上,持续精进;追求卓越,航海领航”的质保理念。
2.坚持标准,落实有力
学院主要教学环节严格按照学校质量管理体系中教学相关的程序文件标准落实,制定了《航海学院二级质量管理教学及管理制度汇编》和《本科教学二级督导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和办法,形成一套富有成效的质保标准体系,实现教学有标准、管理有标准、评价有标准。
3.机制健全,监督到位
健全校院两级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以“二级质量管理者代表——二级质量管理员——教研室(实验室)质量管理员”为主线的二级单位质量管理架构,构建了“建设—评价—反馈—改进”的四位一体质保机制。
“建设—评价—反馈—改进”的四位一体质保机制
资源建设机制。实行教学指导分委会会议和基层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会议机制,优化师资、课程、教材、条件等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使用。
质量评价机制。在校生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对教师听课评课,教师间互评;教师自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能力发展等提出评价与建议。
结果反馈机制。教研室主任对教师自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给予反馈;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处向教师反馈学生评教结果和年度教学考核等级;教师同行现场反馈评课意见;学生办汇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
质量改进机制。教研室组织研讨教师自评、学生评教、同行评课结果,确定改进方案;教学指导分委会根据相关反馈意见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毕业要求进行评价并作相关修订。
4.文化铸质,内涵深植
学院倾力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理念清晰、标准严明、机制健全,教师质保意识深植,师生共同追求质量卓越”的质量文化氛围。
5.效果导向,优化前行
学院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紧密贴合航运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为本科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新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学院人才培养成效十分满意,毕业生在航运领域的职业发展表现出色,充分证明了学院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契合,培养目标基本达成。
提升教学水平
精准精细服务学生成长发展
1. 思政教育
学院扎实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覆盖全方位育人场景。一是推进航海文化建设,如编写学院院史、拍摄学院宣传片、筹建院史长廊,立足航海科普基地,创新与传承航海文化。二是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发掘课程思政元素,2022年成功举办航海类高校课程思政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航海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航海学院廉政文化长廊
2. 本科地位
学院始终坚持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努力实现“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根本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培养了2万多名高素质航海人才。对在学业上出现问题的学生制定了相应的预警分级与援助措施,基于OBE理念建立“三新”教育模式:新观念、新教学模式、新管理体制。同时,通过合理的学生指导工作组织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开展了扎实的工作。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证书
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
3. 教师队伍
学院现有全职教师189人,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学院落实《航海学院“凌风人才”计划实施方案》,对青年教师进行分类引导,一人一策,提供个性化教师培养方案;构建了全职业生涯周期的“双师双能”型航海类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4. 学生发展与支持
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与文明素养提升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爱国精神的海大人。
坚持学风建设,构建立体化学业帮扶模式,筛查出学困生,开展针对性帮扶,培养具有广博知识与发展潜质的海大人。
坚持航海精神,深化半军事管理内涵管理,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锤炼学生意志品格,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健康体魄的海大人。
5. 卓越教学
学院全面贯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构建了“通识教育+大类专业基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多路径人才培养模式。航海技术专业开设“卓越工程师”和“LNG校企合作”班型,加强产教融合,培养高端航运人才;展望航运发展趋势,开设“智能航海”班,培育未来航运精英。
6. 就业与创新创业教育
突出“红绿蓝”三色战略,着力引导学生到地方基层(红)、武警海警等(绿)和涉海企事业单位(蓝)去求职就业。构建“4+4+2”就业工作体系,助力毕业生就业“十全十美”。发挥校友资源优势,邀请航运企业高管、船长等知名校友来校讲座,让航海人谈航海事,为学生剖析行业前沿动态,透视就业发展前景,近年来,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连年位居全校前列。
学院成立创新创业社团-凌海学社,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近三年来,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400余项,其中国家级40余项,省级40余项,校级300余项。
我院学子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勇夺金奖
深化综合改革
持续优化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1. 课程思政,提升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水平
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举办航海类高校课程思政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航海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组织行业专家学者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思路、经验、亮点及成效进行交流,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
航海技术专业思政元素:九个工程观
2. 数字课程,构建服务型教育教学新业态
推动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入本科教育教学,深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注重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推广,打造一批优质的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推进一流本科课程示范引领作用取得更大成效。
3. 教材改革,打造一批辐射中外优秀教材
依托校企共建协议,与中远海运集团、海丰集团的行业专家对专业教材进行更新和完善,建设了一批辐射国内航海院校、海外校区的教材。基于工程实践课程开发的《Radar Navigation at Operational Level》等3门课程获得国际海事组织审议通过,成为全球航海院校示范课程。
IMO审议通过的标准课程
4. 工程教育,创新教学质量监督反馈模式
在学生发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撑条件等方面厚植工程教育理念,建立基于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改进原则的实践教学目标设定、过程实施、过程监督、教学支持改进的航海类专业工程实践教育质量监督反馈模式。
教学质量监督反馈模式
5. 产教融合,打造航海类工程实践教育平台
持续开展基于“新工科”理念的教学改革工作,依托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组建现代海运产业学院,推进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打造海陆功能兼具、虚实手段结合、校际校企资源共享、线上线下融合的“四维一体”航海类专业工程实践教育平台。
航海类工程实践教育平台
6. 虚拟教研室,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
牵头建设航海技术专业全国性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以强化主管机关指导、企业参与、院校协同的“政企校”人才培养过程为实现路径,通过开展共建标准化课程、共商培养方案、共享教学资源、共促专业发展等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
航海技术专业全国性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