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为进一步做好迎评及自建工作,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校专题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教学单位巡礼工作,持续分享各教学单位在本科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特色亮点,共同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马言马守阵地 铸魂育人担使命
一、学院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09年正式成立,是辽宁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站在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和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院现有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教研室,11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3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辽宁省一流课程10门。学院依托“因海而生、凭海而兴”的航海类院校特色,创造性将党的红色精神植入蓝色基因,承托起学校服务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的思政根基,走出了一条富有海大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之路,实现了新时代海大思政课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党委引领“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立院之魂
坚持政治建院、政治强院、政治兴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思政课建设全局,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铸魂育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谋划。
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为学校人才培养奠定思政保障。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为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坚定全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卓越海事人才,构筑“大思政”格局做出突出贡献。
立足立德树人,党建引领本科教育教学取得新成果。学院党委荣获教育部颁发“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交通运输部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两度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等10余项荣誉称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荣获教育部颁发“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马克思主义学院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马克思主义学院荣获交通运输系统“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开展思政课教师党员实践教学活动
三、特色质保理念全方位统领服务思政课教育教学全局
坚持质量至上,培育特色质保理念。坚持政治站位,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根本标准,以“高举旗帜”“筑牢阵地”“严格标准”“育人为本”作为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理念,统领学院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全局。
坚守质量标准,深入挖掘质保理念先进性。质保理念能够双向落实人才培养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以制度建设确保质量发展有的放矢;能够保证学院领导班子与教指委委员会两组共建,以队伍职责落实确保质量改革聚力共识;能够实现学生满意度与师资队伍建设双测并重,以质量手段改进确保质量测评真实有效。
健全质保机制,贯穿质保体系建设运行全过程。坚持质保理念统领思政课全局、贯穿学院发展规划、保证师资全过程培养、保障质保理念全程落实。健全质保运行机制、自我评价机制、评价结果反馈机制、质量改进机制,目前已形成17项彼此关联的本科教育教学规章制度群。
立足“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打造质量文化全链条覆盖。立足学校“双一流”发展需求,全方位、全周期打造质量文化全链条贯穿学院建设和发展大局。将质量文化建设融入学院建设和发展规划、融入教师队伍建设、融入本科教学管理全过程,营造人人追求质量、人人坚守质量、人人践行质量、人人评价质量的质量文化氛围。
全方位、全周期打造质量文化全链条贯穿学院建设和发展大局
秉持育人导向,质保体系成效显著。通过贯彻落实质保理念,能够以政治任务高标准,按照国家最新要求和标准严格落地;能够站稳政治立场,把控意识形态方向,培养本科生成为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政治素养强、具有高度责任担当和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的时代新人;能够健全质保组织架构、完善各项质保机制,形成教师用心、学生留心、管理放心的质保闭环运行效果。
四、争做新时代“大先生”育人师资队伍卓越绽放
学院形成一支楷模示范引领、政治立场坚定、职称梯队合理、年龄结构优化、学术底蕴深厚、教学水平卓越的国家级优质师资队伍。实现了部级-校级-院级领导,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校内专家-校外专家,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专任教师-研究生助教的 “六链条融合式”师资全覆盖格局。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成“六链条融合式”师资全覆盖格局
典型人物示范引领,楷模榜样凝聚核心。学院培育出贾凤姿和曲建武两名全国典型思政课教师。他们情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坚定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曲建武教授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入选首批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仍然在路上”微信公众号成为“云思政”重要力量,获评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事迹写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材,2021年以其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守望青春》在全国公开放映。
曲建武教授荣获“时代楷模”
以曲建武教授为原型的电影《守望青春》首映仪式
国家级、省级名师带动,中青年师资队伍卓有成效。曲建武教授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邢文利、孔朝霞、葛莉三位教授荣获辽宁省教学名师,邢文利教授荣获“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孔朝霞教授代表海大做客2024年中央电视台《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节目,受到好评。学院2人入选辽宁省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1人荣获 “全国高校思政课影响力标兵人物”,4人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影响力提名人物”,2人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大赛一等奖”,1人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标兵”,1人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5 人荣获“辽宁省高校思政课影响力人物”;6 人荣获“辽宁省高校思政课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荣获校级教学名师,4人荣获本科课程教学名师等荣誉。整个学院形成了高质量育人、高成效教学的实际效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育人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孔朝霞教授做客中央电视台《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节目
校领导讲思政课,形成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感召力。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以及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思政课,15名学校中层干部承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校领导作为思政课教师参加“激情大课堂”,讲授舞台上的思政课,形成党委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思政合力和全员思政的育人氛围。
校领导讲授“舞台上的思政课”
坚持开拓创新,打造本科生培养“双动力融合”新机制。出台《思政课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思政课教师兼任指导员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开创海大特色的“思政课教师与指导员双向融合”队伍建设机制,48位思政课教师走上兼职指导员岗位,48名指导员兼职思政课教师走进课堂,两支队伍相互赋能、协同育人,打造育人共同体,形成我校本科生“双动力”培养新模式。
大连海事大学思政课教师兼职指导员聘任仪式
研究生助教本科思政课,实现同频成长同向同行。2022年春,学院创新思政课改革,开启“小海马助教工程”。两年来,共计11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在辅助本科生课堂学习、组织课外实践、组织课堂展演、撰写实践报告、参与科研课题、开展大创项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海大马院”公众号陆续展示了工作成果。
中国交通报报道《融合打通“两个课堂”构建育人共同体》
研究生助教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五、卓越教育教学水平熔铸国家级本科教育教学荣誉丰碑
聚焦多样态教学改革,创新高精尖思政舞台。近年来学院取得全国高校领先、行业特色突出、教学改革创新、成果优势显著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舞台上的思政课”“经典中的思政课”“微影中的思政课”和“远航中的思政课”等受到学生普遍欢迎。“激情大课堂”作为海大思政课改革名片,成为全国性思政课改革标杆,光明日报、新浪、中国交通报、辽宁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书香海大”读书月征文暨微影活动至今已举办十届。
马克思主义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激情大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激情大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十年举办“书香海大”读书月征文暨微影活动
8门云端慕课,全国首家“四史”慕课创选课数据之首。截至目前,学院共8门慕课上线各大智慧教育平台。邢文利教授团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慕课累计23.97万人选用;孔朝霞教授团队《中共党史概论》慕课累计24.95万人选用,均居各平台同类课程选课数据之首。作为全国首家开设“四史”慕课的高校,光明日报进行深度报道,实现了党史教育资源全国性输出和共享。
邢文利教授团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慕课
孔朝霞教授团队“四史”慕课
集群化课程同步发展,教学奖励和荣誉创历史新高。五年来,思政课呈群像式同步发展,多点生根,多维结果。学院荣获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辽宁省一流课程,实现思政课一流课程全覆盖,达到海大一流思政课建设新高度。学院教师荣获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大赛一等奖3人,全国微课一等奖1人,国家级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奖项15人次,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11人,并获得教学能手荣誉称号;辽宁省高校思政课精品课件和教案比赛奖项8项,辽宁省高校思政课示范观摩课程2项等几十项省部级教学奖项。
邢文利教授团队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曲建武教授荣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邢文利教授荣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孔朝霞教授荣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六、“流动的大思政课”立体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服务交通强国建设
持续打造富有海事和交通特色的“流动的大思政课”立体化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实质性进展,形成了交通系统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行业标杆。
获批国家级基地,形成海大“大思政课”发展里程碑。2022年学院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大连海事大学校史馆及‘育鲲’轮”,成为辽宁省唯一入选教育部办公厅、科学技术部办公厅联合设立的“科学精神”实践教学基地专题的高校。
学院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勇做行业标杆,定位航海类高校“大思政课”新高度。2023年12月,教育部社科司委托马院承担“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工作,签署协议并划拨专项建设经费用于基地建设。两年来,学院策划组织承办了全国第二届涉海高校马院联盟 “大思政课”教学研讨会,“全国涉海高校马院联盟‘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落户海大马院,定位了涉海高校“大思政课”发展的新高度和新方向。
全国涉海高校“流动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落户海大马院
“流动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浸润学生心田。学院联合学校教务处、人事处、国资处、航训中心各部门,合力促成思政课教师随船出访,与船上实习各专业本科生开展丰富多样“流动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围炉夜话”“国旗下的党课”“廉政传声筒”等精彩活动受到学生高度好评,省教育厅和众多媒体进行精彩报道。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育鲲”轮开展“流动的思政课”特色实践教学活动
思政课教师为航海、轮机专业本科生开展“流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
思政课教师为船电专业本科生开展“流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
结语
开启新征程、迈入新阶段。未来,在大连海事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明德·求是·笃行·致远”的院训精神,始终以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未来的执着与担当,保持“归零”心态、“冲刺”姿态、“赶考”状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现思政课高质量提升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