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艺文荟萃 > 正文
高级搜索
热点头条
海大视频
海大图片
官方微博
艺文荟萃

大学只有改革,才能迸发新生   --读《百年中国社会图谱-从土秀才到洋博士》有感

作者:郭晨 来源:航海学院 编辑: 摄影: 添加时间:2016-06-13 01:46 阅读次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纵观中国教育制度在百年来的演变,从晚清的科举考试制度,到教会学校的产生和发展,轰击了“八股取士”的地位;从西学东渐,新式教育萌芽,到新学制的确立,宣告了“八股取士”的终结;从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到清华学堂与庚款留美生,显示了“新式教育”的生机;从大学热,留洋风潮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到红色教育的蓬勃发展,显示了着高等教育的勃兴;从社会主义新教育到文革中的“教育革命”,反映了教育之路的曲折。然而自从高考和学位制度的恢复,中国大学教育终于迎来了春天。

  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份《决定》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文件依据,《决定》特别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决定》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以下重要决策:1、着力宏观调控教育结构,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缓解升学竞争压力,加快非义务教育的发展,逐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2、努力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体系。3、加大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加快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的步伐,改变“一次考试定终生”的状况。历经十多年的《决定》,仍对现在大学教育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可是,现代大学教育并没达到预期效果。以此《决定》作为参考,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尚未达到时代的需求。恰恰相反,近些年来,同学就此方面的能力正处于下滑趋势。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可是在这个园地里,青年沉沦的很多:沉迷于网络游戏、睡懒觉、上课旷课、逃课、睡觉比比皆是;“宅寝党”“低头党”随处可见;浑浑噩噩、无精打采、“出口成脏”等的已是司空见惯。

  大学如果不改革,便最终可能会成为一潭死水。然而,应该怎样改革呢?

  大学教育应注重对同学们的学术自由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文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后四部分是正式议论,中股是全篇重心,在这四段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其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在今天,八股文现象仍然存在。比如很多英语作文采用固定的模板来写。甚至一些考试中,如果不采用推荐的格式和模板,阅卷老师就会对此作文打低分。这难道不是八股文现象吗?

  固定的模板反而是禁锢自由和创新的牢笼,为何不还给我们自由高飞的天宇?

  大学应改革考核体制,老师应更加公平合理地评判学生成绩的优良。

  老师对于学生应该是introducer,而不应是babysister。纵观现代中国大学教育,老师大多数成了babysister,老师在台上讲,同学在台下玩手机、睡觉、讲话,完全无视老师的存在,毫无礼貌可言。但是,老师却一任地忍气吞声,睁只眼闭只眼,该给成绩还是得给。所谓“平时分”,俨然成为平时不努力的同学的救命稻草,对于刻苦的同学是否公平?老师的这种“慈善”、“体贴”,使得同学毫无压力便可过及格线,是否能促进同学们的上进心?是否可以激发同学的钻研精神?是否能引起同学们对新知的渴望?是否能加强同学对真理的追求和坚持?是否能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对师资的浪费吗?

  教材改革

  大学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教材可读性很差,几乎没有同学会有耐心把课本从头到尾读下来的。就算是读下来了,同学们的感受也会是:理解不了、单调乏味!教材虽好,可发下来没人愿意看,这不是文化的浪费、资源的浪费吗?这能单单地责怪同学们的“意志不坚”吗?想问,大学教材为何不能多一点图文并茂?为何不能增加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为何不能减一些“空话套话”?

  控制高校扩招,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继而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大学也是一样。人数过多管理上都成了难题更不要说“素质教育”了。 现在,大学扩招弊端日益显现,各种有损社会风气的现象频发。当代大学生品德得不到提高、智力得不到激发、体格得不到加强,如若还继续放手扩招,以大课为荣,教出的学生不会动手做事,缺乏实践能力,只有一知半解的空头理论,即使是读了硕士、博士,缺乏真才实学,也只是枉费资源。相反,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可以有效解决大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能有效发挥同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短时间内便可出成果。

  大学教育,任重而道远。大学改革,迫在眉睫!




大连海事大学新闻网热线:0411-84729218 Email:news@dlmu.edu.cn 联系人:张薇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1号综合楼1004 邮编:116026 制作维护:大连海事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