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善行如此,修养亦如此,它不是在人前故作姿态,装模作样,它是性格的修炼,是内心的陶冶,是自我的安宁。
开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之前,修养于我而言,似乎就如天上漂浮的云彩般,虽美丽,却触手难及,须是经过时间的淬炼与岁月的考验才能沉淀下来的胸怀、气度与胆识。然而,朱老先生用他那细腻深刻的文段把修养从天上拉回了地面,将修养渗透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深入浅出,字字珠玑,令人醍醐灌顶。
当你抛开杂念,沉下心来静静阅读时,这淡黄的书页,黑色的铅字似乎都有了生气,没有冗长的陈述,也没有无端的呻吟,字里行间透着看遍世事后的淡泊宁静,仿佛朱老先生就对在你面前,和你一起,谈理想、谈立志、谈冷静、谈学问、谈交友……用他饱尝人间冷暖得出人生智慧耐心地教你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在现实的束缚和内心的挣扎中不断历练自己,成为一个有血有肉,心灵饱满,睿智深刻的有修养的人。
全书洋洋洒洒万字箴言,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其中的《谈恻隐之心》这一篇章。朱先生在文章中探讨了恻隐之心的形成与对人行为的影响,虽然他对于罗素评价中国人残忍的观点心中颇有芥蒂,但他仍然承认我们有时的确麻木不仁。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一件事,尽管时隔多年,我却仍然记忆犹新,在那之前,我也曾经像朱先生说的那般麻木不仁过,但也许是从那一天开始,恻隐之心在我脑海里便深深地扎下了根。
当提起孩子,你脑海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他们是否有明亮的双眼,灿烂的笑脸?如果不是去到儿童村做义工,我可能永远都无法想象一个孩子的脸上怎么会没有笑容,但是在这里,我见到了。他们的眼神失去了光彩,面庞没有了生气,稚嫩的脸上只剩下了哀愁和麻木。目睹了这一切时的那种震惊,那种心疼,令我终身难忘。儿童村里的孩子都是没有人抚养照看的,有的是父母双亡,有的是被遗弃,还有的是父母虽健在但却出了事,比如进了监狱或者戒毒所等等。这里的老师说:“年纪小的孩子不怎么记事,从阴影里走出来得能快一些。但是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就不那么容易了,他们懂事,这些东西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很难抹去。“她还反复强调不要跟孩子提起这方面的事情,他们很排斥。在和老师交谈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个看上去大概7、8岁左右的小男孩始终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屋子的角落低着头玩着玩具,旁边的小朋友跟他讲话,他也只是抬着头,眼神空洞地看着对方,一声不吭。当他发现我在看着他时,眉头一皱,立刻就把身子背了过去,还往里挪了挪位置。孩子幼小的心灵是细嫩的,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受了伤害的孩子的心会萎缩成像桃核一样坚硬,一样布满深沟。没有了父母亲人的陪伴,他们只能孤身一人独自面对无数个寒冷漆黑的夜晚,幼小的身躯如何才能抵挡凄风苦雨。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他们却在生活的捶打下坚强,这一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老师的安排下,我给一位姓洪的男生辅导数学。他的爸爸犯了事之后被判刑,妈妈在这之后突然失踪,也没有亲戚愿意抚养,在民警的帮助下,他来到了儿童村。好好的一个家,突然之间,说没就没了,曾经的幸福时光不复存在,自己成了没人要的孩子,从小洪时常神情涣散的眼神里不难看出的他内心的煎熬。一开始的交流并不顺利,他说话的声音很小,头也不敢抬起来。也许是因为陌生,他大部分时间都是沉默不说话,只以摇头点头回应。但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小洪开始卸下防备心,渐渐能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偶尔还能看见他露出的微笑,眼波流转,甚是好看。从他的一些言谈举止中我发现他原本应该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只是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的性格变了。其实没有人生来就是孤僻的,一些关怀,一些安慰、一些鼓励也许就能让他们的世界重新春暖花开。
我始终愿意相信人性本善,也相信每个人都会为别人的不幸而牵挂,只是有时候当我们一直活在幸运里,突然碰见不幸时忘了该怎样怜悯,就像在阳光下站了太久就会忘记了寒风有多刺骨。那段时间在儿童村的经历给了我太多的震撼,面对着那些孩子,大概没有人能不产生恻隐之心。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该如何刻苦勤勉,如何友善感恩,却很少有人教我们如何心生恻隐,当我们看到不幸时仍然会忍不住潸然泪下,这也许就是天性。世界之大,的确有太多的人值得我们羡慕,但也有太多人需要我们同情。因为敬慕之心而鼓掌赞叹,只是锦上添花,因为恻隐之心而施以援手,才是雪中送炭,人间因恻隐之心而温暖,人类因恻隐之心而伟大。
正所谓上善若水,若能常怀恻隐,常施善行,不图回报,不为名利,方为道德,方为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