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海大情怀 > 正文
高级搜索
热点头条
海大视频
海大图片
官方微博
海大情怀

浙东航海教育十五年回顾

作者:钱天贶 来源:校友回忆录 编辑:杨文薇 摄影: 添加时间:2017-05-31 11:31 阅读次数:

  

  作为新中国“航海家摇篮”——大连海运学院的学子,留校任教九年的我,已过了六十周岁,进入了老年时期。回忆往事,一幕幕历历在目。在特定条件下我离开了大连,以后三十年的生活,无不受益于在母校学习和工作的十四年。近十五年是我学航海专业搞教育工作的回归,我找到了事业的归宿,也由四海为家到叶落归根,回到家乡舟山定海。

  浙江的航海教育事业,最早始于1958年成立的浙江省航务学校,设在杭州西山风景区六通寺旧址,1958年秋季开始招收新生,有驾驶、轮机各两个班,当年12月20日开始迁校到宁波镇海,校名改为“浙江宁波航务学校”。1963年春,省交通厅决定调整学校的布局,又将航校迁入杭州市郊金家渡,与浙江公路学校合并成立浙江交通学校。在杭州还有创办于1978年的浙江航运技工学校,1994年成建制地并入浙江交通学校。1999年浙江交通学校升格为大专,更名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进入80年代后,在浙江东部的宁波和舟山两地,先后有不少学校也办了航海教育。国家海洋局于1980年在宁波创办了宁波海洋学校,设有航海类专业。1983年12月武警海巡训练大队改名为武警船艇学校,设有航海类专业,1998年升为大专。宁波市交通委于1984年创办了宁波市交通职工学校,1988年又建立了宁波市海船船员培训中心,90年代与汽校合并后建立了宁波交通学校,前几年开始办航海类专业。在舟山,1984年创建的舟山水产学校,1985年招了一班海船驾驶专业后停招,直至1990年筹建舟山航海学校后正式招收航海类专业学生。浙江水产学院于1986年开始招收航海类大专班学生,我参与了办学的全过程,并于1984年至1994年在该校先后担任组织部长、航海系主任、副院长等工作。1994年调回家乡,任舟山师专党委书记后,根据舟山办航海教育的需要,市府先后聘我为舟山航海学校顾问、校长和名誉校长,介入舟山航海学校办学至今也有五年。十五年来在宁波、舟山两地为浙东航海教育事业的崛起尽了我一份力量。

  浙江高等航海教育的历程

  90年代初,交通部教育司颁布的《中国航海教育发展战略》课题报告,已将设有航海类专业的普通高校——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和天津大学分校列为地方高等教育。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深化,1998年集美航海学院和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也先后由部属转变为省属,中国航海教育结构调整出现了新格局,这是与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及航运企业改革相适应的。

  早在1985年,原大连海运学院院长周光庭、高教研究室庄志刚主任和交通部政策研究室汪浩主任,根据改革开放后地方航运企业迅速发展、航海技术人才紧缺的情况专门立了研究课题,并到没有设高等航海教育的浙江和广东两地调研。到浙江水产学院调研后,经宁波到杭州与浙江省教委原副主任缪进宏进行研讨,达成了在浙江水产学院办航海专业的共识。当时宁波大学筹建时也将航海专业列为重点专业,并委托上海海运学院进行了实验室设计。省教委为了解决浙江水产学院专业结构调整,将航海专业布局在水产学院,并决定在宁波筹建分院。1986年下半年驾驶专业三年制大专首届学生在宁波青水浦教学点入学,1988年宁波分院成立,航海系迁宁波办学。

  1989年交通部教育司程景琨副司长率专家组张则谅副院长、陈海昌处长、吴茂郁高级引水员和陈修兴副研究员等,实地考察了宁波分院航海系后,表示支持地方办学,将宁波分院航海教育纳入交通部教育司航海教育轨道,此后宁波分院参加了部教育司的有关航海教育活动和会议。1991年5月国家港监局、部教育司对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航海系进行实地考察后,于6月12日国家港监局[1991]港监字150号文批复宁波港监局,同意毕业生在校参加A类适任证书船员考试。

  1996年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与宁波大学合并,并在原航海系、轮机工程系基础上建立了海运学院,宁大校长张钧澄教授兼任院长。1998年学院与香港泰昌祥轮船有限公司合作办学有了新的进展,6000平方米的宗瑞航海楼竣工,师生开始到香港公司船上实习,并开始办本科专业。与此同时该校经国家海事局批准开展多项海员专业培训,成为浙江主要的船员培训基地。

  富有特色的市属航海中专学校——舟山航海学校

1.小市办学:我国惟一的海岛建市、百万人口的舟山,拥有一千三百余岛屿,创办了舟山航海学校,与国内中央部委、大城市、大企业办的学校相比,有许多不同。

  2.市政府和香港董氏集团合作办学:1990年董建华先生首次从香港回家乡访问,提议与市政府合作办航海学校,1991年董先生一行第二次到舟山访问,给学校捐赠了价值42万美元的航海仪器设备,加速航海专业筹建的进程。每年召开一次舟山航海学校教育咨询会,指导学校办学方向,同时落实董氏集团和市政府给学校投入经费。至今董氏集团已总共投入了价值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仪器设备和专项款,包括每年一万余美元的奖教金和奖学金。市政府及主管学校的市交通委也逐年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

  3.三年上一个台阶,连续上了三个台阶:1990开始筹建,1993年浙江省教委正式批准建立舟山航海学校;1996年初航海专业应届毕业生批准在校参加A类证书船员考试,1999年5月通过国家海事局的质量管理认证。

  4.以培养国际海员为主攻目标:舟山市以渔、港、景为特色,录取学生以海岛渔民、农民子弟为主,熟悉海洋,适应船上生活,具有一定的航海职业素质。在董氏集团的大力支持下,航校航海专业毕业生已有百余名在香港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OOCL)、金山轮船国际航运有限公司和香港太古船务公司工作。首批毕业生己任现代化集装箱船的三副、三管轮职务,航校适应OOCL公司需要培养的水手、机匠合一的通用远洋船员也得到了公司的好评。


  5.国内航海中专学校领先:1997年建立了现代化轮机模拟器实验室,1998年下半年获得挪威船级社(DNV)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创建浙东地方高等航海教育的回顾

  1.踏上宁波办学的第一步

  1984年浙江省交通厅给省教委专门打了一个报告,建议浙江水产学院在宁波办一所航海分院。当时省交通厅副厅长兼浙江航海学会理事长张志飞(吴淞商船专科学校驾驶科第一届毕业生,1933年6月毕业)提议在宁波建设“东方大港”,引起了国家的重视,也促进了浙江水产学院新领导班子做出宁波办教学点的战略决策。当时的宁波普通高等教育相当薄弱,只有一所宁波师范学院。记得1984年8月31日晚上,为了将第二天进驻宁波清水浦教学点的几个班级行李全部运送到,雇了民间帆船,我率捕捞81级数名学生押送一船行李,通宵达旦从定海民间码头起航,一路月光高照,借着微微东风往甬江口驶去,黎明时抛锚候潮,到了中午才借助涨潮靠上清水浦民间码头,与乘小轮船的大队人马会师教学点。

  2.第一次登废钢船拆运航海仪器设备

  1986年初省教委批准设置海船驾驶专业后,航海系建立。实验室的建设是一场硬仗,当时省教委与省交通厅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由交通厅拨款30万,70%~90%的毕业生分配到厅属航运企业。

  当时宁波、舟山兴起拆船行业,1986年4月宁波港监副监督长王弘慈高级引水员告诉我们,有一条日本废钢船要冲滩,我和总支书记潘玉坤随老王乘港监艇登上巨轮,老王按要求调正压舱水后,沉着操纵船舶,准确地将巨轮搁上了船坞。我们和厂方洽谈后花15 000元买下了船上成套航海仪器设备。为了收集更多教学可用的船艺设备,我们从船头找到艉舱室之后,集中在驾驶台整理包装。那一袋一袋世界各港口、各大洋的海图和航海图书、表册是航海课程教学用的珍贵资料,按几元十几元一张海图计算也要几万元。那天晚上我们没有下船,天暗下来后,没有接岸电,只能凭借手电筒在寻找、整理、包装。我们好像阿里巴巴发现了珍宝一样高兴、一样贪婪,与其拆钢板当废品、垃圾处理掉,不如让它们为国家培养航海人才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尽量地“扫荡”。我们是先遣部队,也是侦察兵,为第二天主力部队全面拆卸仪器设备提供了方便。接着钟振余(现宁波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带了运输船从舟山驶来宁波,专门运送“战利品”到甬江五里碑码头,再用汽车装到清水浦教学点。救生艇靠我们六、七名教师划桨逆流而上,天下着雨,淋湿了全身,经过几里路的拼搏终于到了清水浦。几天连续作战,身体疲惫不堪,可是兴奋得深夜还没安睡,第二天一早又赶回舟山平阳浦。也许是淋雨受了寒,引来了一场病,开始额头冒冷汗,后来发展成失眠,且愈来愈严重,到暑期前,三天三夜不能入眠,终于生平第一次住进了医院。经过一个月左右住院治疗、调理,暑期结束后开始上班,不久又去宁波和首届学生同吃同住了一段时间,参加了宁波分院扩建设计会审。那一段创业经历,现在还那么清晰。

  3.两地办学

  1987年为了创造实习条件,我们购买了一艘50吨海军退役登陆艇,在舟山岛间海域开展了航行实习。第二届新生入学仍在宁波,那里有了艇筏可以沿甬江边训练操艇。二年级学生用登陆艇边实习边转移,到了舟山平阳浦校本部进行教学。为了建立“四小证”培训点,我们又组织了到岱山仇江门拆船厂拆仪器的战役。青年教师郑道昌(现宁大海运学院常务副院长、副教授)和我一起登船冲滩。这是道昌第一次经历拆仪器设备的战役,他勇猛顽强上大桅拆雷达天线,将身体用绳拴在大桅上干了半天。这一次拆下了两套雷达,一套带电罗经自动操舵仪和一整套驾驶台仪表屏,装备了学院的实验室。以后又将报务房全套电台拆回学校。特别要提的是,在那里拖救生艇时曾发生险情。由于当时航海系兵分两地,当时只派钟振余一人去配合郑道昌运送仪器设备,在海滩上拖艇时救生艇随潮水顺流而去,夜里天黑沉沉的,他们两人又缺乏思想准备,幸好艇上有桨,船离岸边已好几百米了,周围又没有接应的人,靠的是拼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将艇划到岸边。这次还搞到一艘机动艇,为舟山建立“海员四小证”训练基地奠定了基础,为开展水上训练创造了条件,登陆艇为护航以及在分院成立时从本部运送课桌椅、教学设备和行李立过功。舟山实验室的建成也为舟山水产学校成立时招收的一班驾驶专业学生提供了实验基地。那时候航海系教师先后从大连海运学院和上海海运学院进修回校。

  4.宁波分院艰苦创业

  1988年下半年宁波分院在建成学生宿舍、食堂、简易教室和行政办公楼后就开学了。这种边基建边上课的办学,给师生带来许多困难,也使航海专业的建设格外艰难。尤其是教职工的住宿在开学三年后才有套房,此前教职工住在学生宿舍和简易房里,一家人挤在一个房间,走廊成了厨房,几家人合用卫生间。许多老教师又过集体生活了。我带着患病的老母亲,困难更大,为了老人,为了外聘的老教授,我不得不租用30多平方米的套房,将爱人从舟山调到宁波,我才能为专业建设频繁出差。我母亲就在那动荡环境中去世了。此后我又搬回简易房和其他同志同甘共苦了半年,1991年暑期后才迁入江东朱雀住宅安居下来。

  5.航海专业发展期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分院先后聘请许多专家学者到校兼课和开设讲座,在这里我的老师和我的同学先后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鼓励和教学上的帮助,如北京的邬正明老师、上海的钱淡如、张则谅老师、大连的鄢天金、于俊鹏老师,上海海运学院商学院以蔡存强教授为首的许多老师也多次去宁波上课,还有我的老同学张孝谦船长、吴茂郁高级引水员和王世远教授等。

  1991年学校第三届毕业生在校参加了首次A类证书考试,合格率较高,得到了上海港监的好评。此后又得到了多项船员专业培训资格,1992年5月18日港监字[1992]102号文批准举办海船驾驶员、轮机员两年制A类证书培训班,1992年9月1日交通部首次批准毕业生办理海员证(交安监海字[1992]第277号批件,同意24名毕业生随同国际航线船舶工作,办理海员证),1994年1月宁波海监局开始举办近洋航区(D类)海船船员考试培训班,宁波分院航海系承担了培训教育任务。并积极参加国内航海院校的有关学术活动:1991年12月12日教育司在上海海运学院召开教材评优会,我应邀参加并任评委;参加中国航海模拟器教学研究会和中国通信导航学术交流会的年会;参加1993年3月教育司在上海召开的航海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和5月在集美召开的航海专科教育改革工作会。1993年11月中国通信导航学术交流会年会在宁波分院召开,百余名专家学者到会。

  1993年8月20日浙江省教委批准郑道昌、范嘉芳等青年教师“自力更生创建浙江航海学科”集体项目获省普通高校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这也标志着经过八年艰苦创业,以郑道昌为代表的青年教师队伍已经成长起来,并挑起了带领航海系向更高目标前进的重任。在分院近万平方米的教学实验综合大楼竣工后,学校加紧了驾驶员“三小证”培训实验室建设,在国内航海院校中率先走出了一条不花外汇,且以较少的投人建立起雷达模拟和ARPA训练设施的路子,依靠收购从旧船上拆下的ARPA,依靠国内的科研成果,在浙江率先获准考证。1996年全国航海模器教学研讨会在宁波召开,代表们参观了实验室后表示赞赏。

  1998年8月1日实施STCW’95公约后,国家海事局首先对大连海事大学等六所院校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999年5月在浙江对宁波大学和舟山航海学校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后又对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认证,至1999年8月1日,全国近90个船员培训院校和培训机构,有29所通过了审核。

  浙江航海教育唯有宁波大学和舟山航海学校先后获准在校学生考A类船员证书的资格,具备了培养国际海员的条件。又有香港泰昌祥轮船有限公司顾国华先生和香港董氏集团的支持,已经迈出了直接将毕业生输送到香港船公司劳务外派的路子。尤其是舟山航海学校与香港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OOCL)的合作办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走出了我国航海教育与培训的新路子,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特色。OOCL公司对学校实习生的培养是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有考核的,是办在船上的好学校。

  航海专业毕业生学历愈高船上服务期愈短的状况已日趋明显。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仍能生存。中专毕业生可走“工学交替”的继续教育道路,2008年开始从操作级船员晋升到管理级,即在晋升大副或大管轮前,到国家海事局认可的院校,经过一年的专业培训后,可参加晋升职务考试。进入21世纪后科技发展更加迅速,终身教育是必然趋势。中专学历的船员,在海上工作五年后,有机会进大学学习有关专业知识、新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舟山航海学校要继续完善学校基本设施建设,将评估项目的设施扎实搞好,建立多类型的船上实习基地,同时要为舟山在职船员的培训服务,还要立足舟山,为舟山渔、农民子弟普及高中段教育服务。舟山约有八百多艘500总吨以下运输船,船员文化素质低,大多没有经过专业院校教育。随着国家港监部门对值班水手和值班机工实行适任证书统考,以及实施劳动用工专业培训制度后,舟山航海学校要继续办好初级航海职业教育,培养符合STCW’公约要求的“海船水手”、“海船机工”和“海船水手和机工”(GP即通用船员)。随着2005年浙江普及高中段教育后,再办航海类高职班,使舟山航海职业教育初级、中级、高级形成体系。根据国际航运业和舟山航运业对船员的不同层次需求来调整初、中、高级招收学生的比例,并将三个层次的教育衔接起来,构建充满活力的航海职教新体制。

  1999年7月底香港船东协会组团考察浙东航海教育,到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和舟山航海学校参观和座谈,香港船东协会已确认将两校列为香港船东与国内联系的七所院校之中,另外五所学校有大连海事大学、青岛远洋船员学院、上海海运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和集美大学。

  浙东航海教育经过多年奋斗,现在有机会通过香港进入国际海运劳务市场,来之不易。海员劳务外派被称为“无烟工业”,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一样需要扶持,要争取在国际海员劳务市场中有浙江的一席之地,还希望省、市有关部门抓住机遇,想方设法加大对航海教育的重点投入。



  钱天贶:1956年考入大连海运学院海洋船舶驾驶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调回家乡舟山工作。1984年任浙江水产学院党委组织部长,1991年任副院长。后任该院宁波分院党委副书记。1994年

调任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



大连海事大学新闻网热线:0411-84729218 Email:news@dlmu.edu.cn 联系人:张薇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1号综合楼1004 邮编:116026 制作维护:大连海事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