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海大情怀 > 正文
高级搜索
热点头条
海大视频
海大图片
官方微博
海大情怀

突发奇想的奇遇

作者:李浑成 来源:校友回忆录 编辑:杨文薇 摄影: 添加时间:2017-10-17 16:05 阅读次数:

   1949年上海解放时,我刚从上海交大航业管理系毕业,即与几个好友报名南下参加解放战争,孰料上海学联又通知,全班到上海军管会航运处任联络员。我和几个同学被分配到招商局船务部。我负责接收小型船舶、清点招商局航运设备仓库的各类物资。经过几个月认真细致的辛勤劳动,不仅学到不少在校学不到、搞不懂的船舶管理和物料供应的实际知识,而且还得到船务部军代表张明同志的赏识,调去当他的秘书,协助军代表处理与经理、总船长、各分公司、船舶修理与物料供应部门以及各船军代表的相关事宜。 

翌年,我到上海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任教,原因有二:一则当时正酝酿筹备上海交大航管系、轮机系与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上海航务学院;二则驾驶科尚无专业助教。当时,吴淞商船学校主任委员于眉是招商局军总代表,秘书长冈森(主持工作)是原招商局秘书处军代表,驾驶科主任陈嘉震教授是我在交大时的老师。他们都动员我到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去当助教,我自然只能无条件服从。从而翻开了我终生服务于航海教育事业的第一页,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点。

 由于我是当时驾驶科惟一的也是第一个专业助教,任务就比较重。一方面负责航海天文学(包括球面三角学)的辅导和作业批改任务,同时科领导又责成我负责航海实验室的筹建工作(直至同年10月王逢辰同志调入才移交给他),可以说肩上的担子还是比较重的。

当时,由于吴淞商船刚复校不久,校舍是租用英国雷士德工学院的。吴淞商船在解放前后几经变迁,原有实验设备荡然无存。上海刚解放,百废待兴,而办学经费也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上就只能纸上谈兵,学生不要说是实际操作,连航海设备是什么样子都没看过。偶尔到船上去参观一下,也是走马观花,又怎能谈得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些更激发了我加速航海实验室建设的决心。 

俗话说“穷则思变”,航海实验室建设正在束手无策的节骨眼上,我突发奇想,何不把自己年前接收清点过的招商局仓库的那些闲置的教学设备要一些来。当时心想,因为有在招商局任联络员和军代表秘书的经历,与船务部军代表和各处室,甚至与各船队总代表关系都不错,相信能解决问题。于是,在征得陈嘉震教授的同意下,自告奋勇,立马向船务部军代表请示。在说明关于吴淞商船当时教学中教学设备全无的状况后,军代表立即表示:“学校为我们培养人才,现在正是我们该出份力量的时候。你心里有数,要什么给什么,不够就到船上去拆。”一席话,说得我心悦诚服,不愧是老革命战士的觉悟。当时的情景至今难忘。 

事不宜迟,我马上请陈教授和刚来的实验员郭治铿老师到十六铺招商局仓库联系。他们看到那么多航海设备,简直有点目瞪口呆,不知说什么好。仓库管理员是老熟人,很爽快地说:“军代表有指示,你们要什么就拿什么,一分钱也不要,还派车替你们送去。”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得来全不费功夫。 

于是我们也就不再客气,这个那个点个不停。管理员按照我们的意图,叫工人把选中的设备搬到一起,边搬边登记。一连三天,设备堆满了仓库的一角。各种实验设备,一应俱全,而且一些小型设备要多少有多少,有的甚至可以让学生人手一件实际操作。这是我自己念书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当时,由于美国对我国的海上封锁,海运完全处于停顿状态,教学设备很难买到,那些仓库里的远洋航行仪器设备和海图、图书资料也就更体现其珍贵价值。比如那些昂贵的远洋导航设备如陀螺罗经,即使在今天也是非常贵重的设备,在当时更是有钱也买不到。再如,军代表表示要几个就给几个的雷达,在这之前简直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好了,想要的都有了,心情之兴奋,语言难以表达。 

根据我个人现在的回忆,那次所得到的主要设备仪器有:雷达两台(不包括拖轮上的小型雷达)、陀螺罗经三部(其中一部是从停航的中字登陆艇上拆下来的)、无线电测向仪一部、磁罗经数台(包括标准罗经、操航罗经、救生艇小罗经、干罗经和哑罗经)、方位图、望远镜方位仪、单筒和大小双筒望远镜若干架、天文钟不少于5台(不包括小型天文钟和八天钟)、船钟若干、游标和转轮六分仪十几架(不包括小型袖珍六分仪、气泡六分仪、测距六分仪和八分仪),海图作业用的平等尺、三角板、量角器和分规不计其数,甚至连陆上测天用的水银、水银盘也找到了。至于中外各式各样航海表、航路指南(及其补篇)、航行通告、潮汐表、各种海图不计其数。其他方面如拖拽式计程仪、铅锤式测深仪以及各式各样的滑车、缆绳、堵漏设备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这样一来,解决了航海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设备,为航海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必需的基本条件,也初步实现了自己决心为新中国航海教育事业作贡献的愿望。此外,还将该项信息提供给轮机科,为他们寻找教学器材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今天回想起来,当时由于自己特殊的工作机遇,为能给本校作过点滴贡献而感到欣慰,但一切应归功于党和人民以及各方面领导的大力支持。今天回忆往事,感慨良多,更深切感到作为一个党培养起来的共产党员,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亦当知恩图报,以自己的有限晚年,鞠躬尽瘁,继续为新中国的航海教育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


  李浑成:1945年考入重庆交通大学; 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 1950年进入上海航务学院工作;教授。



(转载自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校友回忆录》(第一卷))

大连海事大学新闻网热线:0411-84729218 Email:news@dlmu.edu.cn 联系人:张薇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1号综合楼1004 邮编:116026 制作维护:大连海事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