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红专”轮在中国航海日期间亮相海南 展示智能航海新图景

作者:高剑桥 | 摄影:王伟 | 发布时间:2025-07-11

分享:

2025年7月11日是第21个中国航海日,今年航海日活动的主题是“绿色航海 向新图强”。主场活动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举行。

7月2日以来,由大连海事大学、中远海运集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百川向海——“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之旅活动走进海南,在海口新海港、儋州洋浦港、琼海龙湾港等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航海科技展示和文化体验活动。7月10日-11日,校长单红军、副校长赵友涛以及学校有关单位(部门)负责同志和教师代表参加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航海日活动启动仪式和相关主场活动。

7月10日上午,中国国际海员专题论坛举行,单红军在论坛上以《破局与重构:智能航海时代下海员职业生态的多元化培育体系构建》为题发言。他简要介绍了航运数字化、智能化加快转型升级背景下,学校在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培养“航海家型”拔尖创新人才的思路和举措。他强调,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智能航运新业态、新模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航运贸易发展格局,应对全球智能航运发展带来的新变革、新需求,迫切需要不断探索完善面向未来的智能航运人才培养模式。他表示,大连海事大学愿与业界各方一道,以引领智能航运发展为目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前瞻布局、创新驱动、学科交叉和产教融合,加快培养一批可赋能、可引领智能航运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提供有力支撑。

7月11日下午,2025年航运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举行,单红军在研讨会上以《以海事教育之强,培育发展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为题发言。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服务支撑培育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举措和成效。他强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行业急需人才是培育发展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他表示,大连海事大学将继续在交通运输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业界各方的关心支持下,不断激发办学活力,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加快培育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服务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和支撑航运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7月11日下午,副校长赵友涛参加了2025年中国国际船舶技术与安全论坛并作主旨发言。他表示,推动航运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航运强国的内在要求,大连海事大学将聚焦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围绕智慧港口、智能船舶、“双碳”战略等领域,加强与业界同仁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技术联合攻关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范式,为构建高效、安全、智能、绿色航运新生态贡献力量。

7月4日、8日,“新红专”轮在洋浦港、龙湾港附近海域进行了远程遥控、狭窄水道自主航行和自动靠离泊测试。

远程遥控:在远程遥控测试中,岸基遥控中心主站设置在大连海事大学、辅站设置在上海船研所,岸基中心实时监测“新红专”轮的航行状况,并与其进行信息交互,测试主要包括远程声号鸣放、加速、转向、停车等。本次测试实现了预期的功能,测试的成功表明“新红专”轮的岸基遥控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完善船岸信息交互软硬件容错技术,突破信息延迟场景下的远程遥控技术、岸基的主动推送及船岸全信息交互技术。

狭窄水道自主航行:本次测试在洋浦港附近水域进行,起点为洋浦港10号锚地东侧,终点为洋浦港1号码头附近,测试距离5海里,平均航速8节,航道最窄处180米,测试效果良好,表明“新红专”轮的自主航行功能实现了升级,下一步将深入开展狭窄水道的自主航行研究工作,突破狭窄水道的自主避碰瓶颈问题。

自动靠离泊测试:“新红专”轮切入自动靠离泊工作模式后,按照右舷靠泊要求,控制系统首先控制船舶180度转向,然后逐渐靠近泊位,在距岸边约10余米,达到系泊条件,完成了自动靠离泊。

7月11日,中央电视广播总台记者走进学校“新红专”轮和智能船岸基数智运控中心,对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采访,并通过央视新闻官方视频号和客户端进行直播,带领观众一起感受航海科技的魅力。

在海南停泊期间,报名参与的公众登上“新红专”轮,探索智能船舶的奥秘,在科技感十足的船舶驾驶室,随船师生向参观者展示船上装配的智能系统,在船上的“驭海智启”智能船舶实训中心,大家争相体验模拟机舱感受操纵船舶的乐趣,通过这套模拟器,学生们可以在沉浸式虚拟环境中开展驾驶台操作、轮机设备管理、电气系统维护训练,并与实体船舶系统交互验证,提升对船舶“驾、机、电”融合系统的综合认知与实操水平。

科技赋能,人才引领。海大声音,铿锵有力。向海图强,未来已来!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王雨薇

审核:谢梓帆 高剑桥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 1号综合楼 1004

邮编:116026

邮箱:news@dl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