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

今年寒假,近3000名海大师生在社会实践中播撒青春正能量

作者:李浩 | 摄影:团委 | 发布时间:2025-03-10

分享:

为深入开展实践育人工作,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于去年12月中旬启动,活动分为第十七届海大学子高中母校行、寒假“返家乡”和“科创强国 筑梦未来”寒假云讲堂三个板块开展,共计453支实践团队、近3000名师生参与,实践足迹遍布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32个市(自治州)、370个县(区)。相关实践成果被中国校园在线、大学生云报、大连日报等媒体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海大学子高中母校行 打造招生宣传靓丽名片

14个学院的453支团队参与了第十七届“海大学子高中母校行”活动,实践地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32所高中母校,共计2615名学生和232名指导教师参加,参与学生数超过在校本科生数15%,创历史新高。同学们通过返回高中母校,在各实践地高中协助学校开展招生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知名度、扩大我校影响力、提升广大高中考生对我校认知度,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大连海事大学。

来自轮机工程学院的“豫见海大”团队探索构建“多元展示+深度互动”的宣传模式,通过宣传视频与特色PPT多维度展示海大的办学特色、专业分布和招生政策。队员以“亲历者视角”分享备考经验与大学生活,激发学子追梦动力。互动环节通过“分组深聊+竞答激励”点燃现场热情,推动交流深入。活动后,团队实施“长效联动”计划,发放宣传资料与礼品,构建长期咨询渠道,实现“精准传播”与“情感共振”的高度融合,赋予招生宣传更深层次的温度与格局。

来自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的“追求卓越”团队以母校北票市高级中学为宣传阵地,构建“沉浸体验+陪伴指导”宣传模式,向高中学生及家长展现海大风貌:从“百年学府底蕴”到“特色学科优势”,从“多彩校园生活”到“广阔就业前景”,团队通过精心制作宣传材料和视频展示我校办学特色,同时聚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将海事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科普与“海洋强国战略”历史使命、学校“双一流”建设及半军事管理等特色相结合,在高中母校产生了积极热烈的反响。实践中,他们坚持“即时解答+长期互动”相结合的形式,除了实践现场答疑解惑外,还建立微信群、QQ群,与高中学子和家长建立长期联系,鼓励母校优秀学子积极报考海大。

投身基层建设 服务家乡发展

根据团中央2025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相关通知精神,73名海大学子通过团中央“创青春”平台“返家乡”系统申报成功并获得实践岗位,从岗位实习实践、乡情民情考察、服务家乡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锻炼、助力家乡发展。

航海学院的李思颖同学在徐州市户部山明清建筑保护中心宣教科挂职锻炼,在挂职期间,她积极投入各项工作。在古建筑消防设施档案整理上,她详细记录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的分布位置、型号规格及维护情况,梳理消防检查报告并标注隐患问题与整改成效。在游客接待中,她日均接待500人次,累计服务超1万人次,通过热情专业的讲解和服务,加强了传统文化宣传,让更多人关注、了解、喜爱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在新年主题展厅策划中,她融合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展陈技术,打造出有历史厚重感与沉浸式体验的展览空间。此次实践,不仅让她深化了对文物保护与公共服务的认知,更将专业知识用于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贡献了青春力量。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吴明杰同学入选了沈阳市浑南区丽景社区志愿服务队,作为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他深感自身的光荣与责任,在为困难家庭配送御寒物资工作中,他认真负责,逐户核对信息和配发物资。在社区筹备新春文化科普讲座工作中,他主动担当,积极参与场地布置、设备调试、现场组织和观众引导等具体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在冬季社区除雪工作中,他和其他队员们一起,凌晨四点钟到达清扫路段,保障了社区群众的早高峰安全出行。他耐心细致地做好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强化自身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意识,得到了团区委和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起云支教 携手云讲堂

11个学院35个专业的74名学生志愿者参加了由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发起的“科创强国 筑梦未来”全国大学生“一起云支教”寒假云讲堂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以“一对一”结对子方式聚焦基层青少年综合素养提升,累计为近百名中小学生提供线上义务支教服务。活动主要围绕“云育未来”科普模块、“红领巾爱祖国—美时美课”美育模块、“幸福人生魔法书”科普模块、“膳食小博士”科普模块、“云端工厂的数字漫游”美育模块等五大模块进行,搭建大学生与中小学生双向奔赴的学习桥梁,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外国语学院的李佳音同学为同城小学五年级学生小骏进行辅导。在辅导中她发现,由于小骏同学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日常主要由爷爷奶奶进行照料,其基础知识积累相对薄弱,并且缺乏好的学习方法。于是,她在日常辅导的基础上,加强小骏的教学实践和知识拓展,如在“云端工厂的数字漫游”课上,他们结合教材知识,实地探索电表箱与数据方块移动路径研究,以实践加深学习和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课程有效拓展了小骏的知识面,帮助其打牢了基础。

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的杨子涵同学在线辅导时,注意到屏幕另一端的小搭档非常紧张、十分内向,她就耐心细致地与学生沟通,领读讲解,深入细致,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随着双方沟通和了解的逐步深入,两人共同搭建了“生活场景迁移法”,将超市购物清单转化为数学应用题,结合共享白板实时批注深化知识点理解。辅导后期,他的小搭档会主动分享错题集、敢于大胆提问、随时讨论,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让她深刻体会到了教育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灌输,更是双向的互动与启发。

实践育人,挺膺担当!海大师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展现新时代青年风采。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理念,拓展平台、丰富载体,不断引导和激励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助力“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团委  编辑:王雨薇

审核:高剑桥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 1号综合楼 1004

邮编:116026

邮箱:news@dl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