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安全教育,提升学生安全意识,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于4月9日组织开展“筑牢安全防线,守护青春校园”安全教育大会。大连市公安局高新园区分局凌水派出所三级高级警长王泽钧、辽宁省消防协会科普委高级教官吴樵出席会议并作专题讲座,全体学生工作干部和学生干部代表参加会议。

王泽钧为师生作防诈骗讲座。王泽钧结合公安部最新数据,重点剖析了“刷单返利”“冒充客服”“虚假贷款”和“网络交友诱导投资”等四大典型骗局。他表示,当前校园电信诈骗呈现智能化、精准化趋势。精准识破骗局需掌握“四维分析法”:核实信息官方性、警惕异常利益诱惑、验证资金流向合规性和察觉对话逻辑漏洞。大学生群体要格外警惕“游戏代充”“演唱会门票转让”等新型校园诈骗变种,任何脱离正规平台交易的行为都需高度警觉。他强调,防范诈骗需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透露个人信息、不向陌生账户转账。为构建长效防护机制,他建议学生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反诈宣传,将防诈知识辐射到身边同学、家庭和社区,共同织密全民反诈防护网。

吴樵为师生作消防安全培训。吴樵结合高校校园人员密集、建筑结构复杂等特点,重点解析宿舍电器功率过载、电动自行车楼宇内自燃、实验室违规操作致险等高危场景,揭示了“小火亡人”事故背后的应急处置盲区。他表示,校园消防危险防范需掌握“三维防控法”:在预防维度建立“人走电断”的日常规范,在处置维度遵循“黄金三分钟”扑救原则,在逃生维度践行“弯腰捂鼻摸墙走”的避险口诀。他强调,消防应急必须严守“三要三不要”铁规:要保持消防设施完整有效,不要擅自改装电路;要确保疏散通道畅通,不要堆放易燃杂物;要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不要盲目冒险施救。吴樵在培训现场演示了灭火器、灭火毯、防毒面具、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自救和救灾的本领。

师生共同学习国家安全教育视频。在国家安全部门和学校保密办的指导下,学院为师生准备了国家安全教育讲座视频。全体师生观看了“十大反间谍案例”纪实视频,指导员徐好天为师生介绍了以“学术合作”为幌子的境外情报刺探、依托社交媒体实施的网络数据策反、借文化交流名义开展的校园非法传教等常见校园国家安全事件。通过学习,师生了解了当前境外势力对高校渗透呈现的技术窃密、学术伪装等新动向,认识到师生要注意防范“境外高薪兼职”“非政府组织奖学金”等新型诱捕手段,深刻意识到要自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严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坚决抵制境外非法组织渗透,争做国家安全的“守护者”。
校园安全关系到师生的切身利益,做好安全教育,是推动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工作。下一步,学院将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答题、模拟演练、主题作品创作征集等活动,丰富安全教育形式,提升安全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切实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本领,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