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人物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海大人物 > 正文

【青春·奋斗】研途生花,绽放芳华,她说:“努力是一种捷径!”

作者: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摄影: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发布时间:2024-07-16

分享:

求学是一段旅程,跬步千里,才能奔赴山海;努力是一种捷径;天道酬勤,方能绽放芳华。在求学之旅上,她砥砺自我,孜孜不辍,曾获得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研究生一等奖学金,论文发表于交通领域国际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JCR 1区),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与导师主持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3项,曾获大连优秀毕业生、大连海事大学优秀研究生的荣誉称号。她是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2021级研究生,管玉。

1A221

学习:砥志研思,笃学不倦

自2021年9月入学以来,她怀揣着对学习的热爱,以踏实勤勉的态度,砥志研思,笃学不倦。本科期间,她始终保持专业第一,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读研之后,她并没有丝毫松懈,始终牢记将学习视为第一要务。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在过去的三年里,她居安资深,学以致用,孜孜不倦地汲取专业知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她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三年加权学分在92分以上。

科研:别具匠心,求真务实

她向往科研,不断求索。大学入学以来,她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科研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

她曾以第二作者身份(导师一作)在期刊IEEE TITS(JCR分区:Q1区)发表论文“Robust Service and Charging Plan for Dynamic Electric Demand-Responsive Transit Systems”;以第二作者身份(导师一作)在期刊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JCR分区:Q1区)发表论文“Railcar reallocation optimization on water-rail network under uncertain busyness”;以第三作者身份(导师一作)在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JCR分区:Q1区)发表论文“Electric demand responsive transit routing with opportunity charging strategy”。申请专利《改进自适应大领域算法的动态需求响应电动公交调度方法》一篇。

13595

工作:胸怀理想,心有担当

她始终牢记身为一名中共党员的使命,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乐于奉献,尽心尽力服务学院和同学。她担任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助理,协助党支部书记处理党支部日常事务、撰写材料等。她担任2019级人工智能课助教,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任务,帮助导师整理课上材料、收集评阅作业等。在日常工作中,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高度政治站位,践行“心有大我,肩负大任,行有大德”的青年使命,时刻谨记作为学生干部的职责与担当,勤恳踏实,恪尽职守,在服务同学、奉献集体中释放青春的力量。

1917E

实践:探索实践,开拓创新

她敢于实践,开拓创新。研究生期间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带头完成多式联运集成技术与装备开发项目与基于多源大数据的茶园片区公交线网优化项目。她积极参与实习,明确职业发展规划,于2023年7月在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实习,代表交通所协同推进北京市重大基础设施规划项目,与第三方合作单位到实地调研西苑枢纽站痛点问题,应用Python处理并分析公交OD数据,为逐渐向其他类型公交场站拓展奠定基础。

家庭:天道酬勤,自强不息

天道酬勤,她以勤勉锤炼意志;自强不息,她用努力在平凡的土地上绽放绚烂的花朵。她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利用暑假期间做家教,一方面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一方面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经历和综合能力。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她把这一切当成是一种热爱,一种磨练,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才能实现自我的突破。她坚信: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才可以有想要的生活和未来,努力是一种捷径。

55790

回顾走过的路,她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耀眼的成就,背后离不开学校所创造的良好条件,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同学的默默支持,更离不开她的踏实付出和永不言败的执着。在未来的生活中,她将以百倍的信心和万分的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谱写更美好的明天!

A07DB


来源: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编辑:王雨薇

审核: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 1号综合楼 1004

邮编:116026

邮箱:news@dl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