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为了挽教革命作出的第一声响亮回答。由于中共中央在大革命胜利发展的过程中忽视掌握军队的极端重要性,那时候南方的绝大部分军队都控制在国民党手中,中国共产党所能掌握或影响的武装力量主要集中在国民党人张发奎统率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中,其中包括贺龙、叶挺等部队,他们正分驻在江西北部。这是革命和反革命双方共同注目的力量, 7月15日武汉政府实行“分共”后,立刻调动军队对这个地区采取包围之势,张发奎也有“在第二方面军之高级军官中的共产党分子如叶挺等须退出军队或脱离共产党”的表示。局势已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再不当机立断而稍有迟疑,仅有的这点革命武装力量必将完全断送。7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率领在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宣布起义。起义部队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占领了南昌城。随后,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迅速撤离南昌,经过赣南、闽西,直奔广东潮汕地区。这样做的目的,是准备同富有革命传统的广东东江地区农民起义军汇合,发动土地革命,进军广州,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并夺取出海口,取得共产国际的援助,重新举行北伐。9月下旬,起义军占领潮安、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由于部队在盛夏烈日下连续长途行军,过于疲劳,加上作战中伤亡和中途的逃散,部队已严重减员。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终于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同当地农民武装汇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本领下,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周恩来后来说:八一起义在共产党领导下,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这在大方向上是对的,这次起义像一声春雷,使千百万革命群众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严重挫败后,又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举起的火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便是在这次起义中诞生的。但这次起义也有深刻的教训,周恩来说:“当时武装暴动的思想,不是马上就地深入农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它用国民革命左派政府名义,南下广东,想依赖外援,攻打大城市,而没有直接到农村中去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这是基本政策的错误。”出现这种错误也不奇怪。在这以前,中国共产党只有过参加北伐战争那种以占领重要城市为目标的正规军作战的经验,广大农村的革命武装只被看作是配合的力量。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也不曾有过先夺取农村的先例,人们总是容易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来处理新遇到的问题,这种错误是幼年的中国共产党难以完全避免的。(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