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园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论园地 > 正文

百年百讲|第二十九讲:中共七大

作者: | 摄影: | 发布时间:2021-05-07

分享:

中共七大

在德国法西斯面临彻底覆亡和抗日战争接近胜利的前夜,在全党整风的基础上,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中央大礼堂1941年开始修建,1942年完工。整个礼堂建筑朴素大方、壮观美丽,体现了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外观是仿苏联式,内部是陕北窑洞式的石拱结构,可以容纳上千人。因为前六次党代会都是在别人修建好的房子里召开的,所以,朱德风趣地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

出席大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着全国121万名党员。这次大会负有总结以往革命经验、迎接抗日战争胜利和引导中国走向光明前途的任务。

毛泽东致开幕词《两个中国命运》,并向大会提交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就报告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其他问题作了长篇口头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关于讨论军事问题的结论,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关于讨论组织问题的结论,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重要讲话。

七大提出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条政治路线阐明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阐明了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要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阐明了加强党的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七大在党的文件上首次明确提出要以生产力标准来判断一个政党的历史作用,深刻地揭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规律,对当领导中国革命的三项基本经验,即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毛泽东号召全党要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区别于其他非无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

党的七大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6月19日,七届一中全会选出13名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8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毛泽东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等为副主席。这就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1945年6月11日,大会举行隆重的闭幕式。毛泽东致闭幕词。他说:“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他在闭幕词中向全党发出了鼓舞人心的号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毛泽东的这篇闭幕词,会后经整理修改后,以《愚公移山》为题,收入《毛泽东选集》第3卷,成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经典之作。

党的七大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党的史册。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选择。毛泽东思想是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而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党的七大之后,全党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团结一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英勇奋斗。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来源:  编辑:

审核: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 1号综合楼 1004

邮编:116026

邮箱:news@dl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