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主页新闻 > 正文

校领导一行赴广州、上海开展校企合作调研工作

作者:张文君 | 摄影:科技处 | 发布时间:2025-03-03

分享:

2月24日至27日,副校长赵友涛,原党委书记、校长孙玉清以及学校相关单位、部门负责同志赴广州、上海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调研工作。赵友涛一行先后走访调研了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和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在走访调研中,赵友涛介绍了此行调研的主要目的。一是落实学校和中远海运集团双方领导指示,共同就高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等开展深度合作;二是针对合作方向征求各公司对具体合作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充分了解各公司科技创新需求,梳理双方可落地的具体合作项目清单。赵友涛表示,学校将主动对接各公司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积极为行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海大贡献。学校科技处处长弓永军介绍了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情况。

在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石福安介绍了公司科技创新整体情况。他表示,公司与学校始终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下一步可以与学校在高素质航海人才培养、航运数字智能化发展、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公司安全监管部总经理张培超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座谈。

在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蔡连财介绍了特种运输船舶的发展历史以及高端特种船舶(如半潜船、汽车运输船)的智能化运营与安全管理,充分肯定了学校在特种运输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表示,特种运输场景复杂,亟需提升船舶智能感知和远程诊断能力,希望与学校在船舶智能感知、船舶状态监测与远程诊断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助力企业提升风险防控水平,为重大件运输提供全周期保障。公司船舶管理部总经理郭芝鸿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座谈。

在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陆燕辉介绍了双燃料动力系统(LNG/甲醇)研发、重工AI数智大模型以及重工工业互联网建设等情况。他表示,突破核心装备“卡脖子”问题是实现造船强国的关键,希望学校能在船舶动力系统、高端材料等国产化技术方面,助力企业发展。公司科创部总经理吕一斌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座谈。

在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公司安全监管/科技创新部常务副总经理吴臻围绕智能船舶、航运大数据和供应链韧性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他表示,集装箱运输的全球化网络亟需数字化赋能,学校在区块链航运物流、无人码头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可为集运提供解决方案。希望双方在全球集装箱智能调度、优化航线资源配置、航运大数据分析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助力企业向智慧物流服务商转型。公司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座谈。

在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陈建荣回顾了双方在LNG船员订单班、船舶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成果,并提出深化低碳燃料储运、碳捕捉技术商业化等合作建议。他表示,希望学校在绿色航运技术研发、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提供支撑,共同打造远洋运输绿色标杆。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林楠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座谈。

学校科技处处长弓永军、航海学院院长章文俊、轮机工程学院院长林叶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计明军陪同调研。

来源:科技处  编辑:王雨薇

审核:隋雪梅 高剑桥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 1号综合楼 1004

邮编:116026

邮箱:news@dl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