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海大要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热点头条
海大视频
海大图片
官方微博
海大要闻

我校李文华教授荣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作者:高剑桥 王雨薇 来源:校工会 轮机工程学院 编辑:王雨薇 摄影: 添加时间:2024-05-06 09:22 阅读次数:

【编者按】

4月30日上午,2024年辽宁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在辽宁人民会堂举行。我校轮机工程学院李文华教授荣获2024年“辽宁五一劳动奖章”并作为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李文华,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导,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现任科技部海底工程技术与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校轮机工程学院海洋装备技术与管理专业负责人。曾荣获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交通青年科技英才”、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等荣誉称号。今天,请跟随小编的脚步走近李文华教授, 一起感受他的科技报国和教书育人之路。


01

勇攀高峰,突破垄断

——“自主研发全海深系列科考绞车系统”

自1999年考入大连海事大学开始,李文华便与海洋工程装备结下了不解之缘。2003年保送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2006年,李文华研究生毕业,在大多数同学们纷纷奔赴外面各企事业单位时,李文华则选择留在海大任教。“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科研。”面对花团锦簇的世界,他毅然走向了安静的实验室,开启了长达二十五年的科研之旅。

2012年,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为了满足深海资源开发国家重大需求,支撑海洋强国国家战略,李文华教授全身心投入到深海资源开发高端装备设计优化与健康评估的研究之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战略规划政策”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6 项,解决了深海锚绞系统“卡脖子”难题,自主研发首套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完成示范应用。发表论文50 余篇;授权专利50 余项;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各1 项;主编出版专著、编著各1部;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3项。以第一完成人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

作为海洋探测与研究的重要平台,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是海洋科研能力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其装备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海洋科技实力。深海科考绞车系统用于深海调查仪器的吊放和回收,是远洋科考船的基本配置设备,是深海资源勘探和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备。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深海科考船上使用的全海深科考绞车系统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深远海科学调查和科考船配套业制造水平的提高。

如果不解决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深海科考都将成为空中楼阁。唯有实现自主研发、突破技术垄断,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境地。“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也一定能做,而且做得更好!”为了追赶和国外的差距,实现深海资源开发高端装备自主研发,李文华教授和团队奋发图强、潜心钻研,力争实现技术突破,产学研联合攻关,研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研究逐渐深化。李文华研究团队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研制”项目,经过3年钻研攻关,李文华教授带领团队联合企业成功研发国内首套双船级社认证的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海威DJ11000”和国内首根13000米无接头合成纤维缆,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攻克了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达99.85%,完全实现自主可控,最大工作水深达11000多米,可在全世界范围所有海域最大海深处开展地质取样作业,系统性能及技术指标全面达到并部分超过国外同类主流产品水平。2021年10月,“海威DJ11000”随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向阳红06”船在公海海域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多站位的深海样品,首次实现国产绞车在7762 米深度取得样品,获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随着海洋科考逐渐走向深海和极地,更加恶劣的作业环境和更加精准的科学考察需求对科考绞车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金属铠装缆绞车系统因金属铠装自重较大无法实现全海深作业,而目前我国全海深非金属铠装缆绞车系统全部从国外进口,急需开展全海深非金属铠装缆绞车系统国产化自主研发,因此,李文华教授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与全海深CTD绞车系统研制及示范应用”项目,目前项目团队根据研究计划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并早日开展极地示范应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文华教授以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我国的海洋科考事业“走向远洋、走向深海、走向极地”提供了可靠保障。为我国深海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强国与交通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02

科教融汇,产教融合

——“科研反哺教学、校企联合育人”

进入李文华教授的办公室,便看到桌面和窗台上摆满了他与学生们的合影。像这样的照片,他的电脑里还保存着许多,实验留影、活动留念、毕业合照……每一张都凝聚着师生相处的点滴回忆。

“孩子们都很优秀。有的坚守在“深海一号”平台守护船上,有的翱翔在救助直升机上,有的在远洋运输的货轮上,有的在船厂或者研究所等等。”说起自己的学生,李文华教授如数家珍,眼中是满满的骄傲与自豪。

现在,李文华教授的学生已经进入各行各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积极投身“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建设。时至今日,教授仍然记得每一届班级的团队精神,每一个学生的毕业去向。

人才辈出的背后是李文华教授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建设海洋强国,人才队伍是关键。为满足国家海洋资源开发急需培养大量高端海洋装备技术与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李文华教授牵头在学校开设了海洋装备技术与管理专业,作为专业负责人,肩负起了课程体系建设、培养计划编写以及教材编写的重担。多年来,他主编出版3部教材,其中1部获得首届辽宁省教材建设优秀教材,先后获得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指导教师和辽宁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以前没有海洋装备技术与管理方向的培养模式,学习阶段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所以我们要做到科教融合,在科研实践中发现教学需求。”李文华教授用实际行动贯彻了“科研反哺教学”的教育理念,他结合海洋工程装备专业课程特点,教学中配以海洋工程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科研热情。他坚持课堂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采用实际海洋工程装备沙盘动态展示与复杂危险作业虚拟实验相结合的模式,自主开发了“半潜式平台锚泊定位与作业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获评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创建首个“海洋装备技术与管理实验教学实验室”,建立了首套从工程船舶勘探到钻油、采油作业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全链条动态演示系统,主持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8项,获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和第十七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三等奖。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逐渐完善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科研为教学指路,教学服务于科研,李文华教授以科教融汇的教学理念,助力学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轮机工程专业建设,为我国海洋平台和工程船舶技术与管理方面输送紧缺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发挥行业企业优势,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李文华积极探索研究生“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新模式,致力攻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2017 年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2018 年获评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020年获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获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年获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十三五’与‘十四五’期间,我们与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依托这些重大项目我们选派研究生常驻公司实习,联合企业开展研究生协同育人、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形成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李文华高兴地说道。

勤奋、守信、合作、宽容,这是李文华教授的教育箴言。在采访中,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对大一新生的引导很重要。很多孩子刚步入大学,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从高中的‘老师督促’转变到‘自主学习’模式,很容易陷入迷茫。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李文华教授时常和大一新生交流近况,针对问题提供帮扶指导,力争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教学和做科研是一样的,只要用心教导,早晚会看到成效。”买水果,送粽子,采摘樱桃……李文华教授对学生们的关爱篆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二十多年来,李文华教授潜心育人、勇攀高峰,为国家培养了无数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核”技术,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我国深海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大连海事大学新闻网热线:0411-84729218 Email:news@dlmu.edu.cn 联系人:张薇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1号综合楼1004 邮编:116026 制作维护:大连海事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