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海大环境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教师王巍、赵磊参加中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第六届空间科学青年领军人物论坛并作报告

作者:杨耐寒 | 摄影: | 发布时间:2017-06-05

分享:

王巍为一排左一 赵磊为一排右四

  5月16日至17日,第六届空间科学青年领军人物论坛在美国伍兹霍尔举行,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讲师王巍、赵磊作为中方代表,在论坛上分别作题为《Microgravity Biological Mechanism Study of Muscle Movement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和《Gaussian target Theory Based on the Two-Stage Stochastic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s》的研究报告,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专家学者代表美方作研究报告。会议由中科院空间科学中心吴季主任和美国科学院 Michael Moloney 博士共同主持。

  据了解,近几年王巍老师主要开展空间环境生物学效应机制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对环境敏感生物蛋白分子的表达及功能进行论证,分析其与环境影响的关联,分析调控通路和相互作用机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9篇。赵磊博士,即将就职大连海事大学环境学院。主要从事空间辐射风险评估及辐射生物物理模型、生物信息学算法与智能数据挖掘、以及生态数据库构建和生态风险评估等研究工作。至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4余篇。两位均为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员。

  在本届论坛中,中美双方代表就中美空间生命科学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和讨论,以期进一步展开关于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雷晓华就微重力与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发表题为《Potential of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tem Cells Under(Micro-) Gravity》的报告。此外,本届论坛还邀请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副局长Dava Newman和美国科学家航天员James Pawelczyk教授分别作题为《Exploration, Journey to Mars, STEAMD?》和《A New Look at the Role of the Splanchnic Circulation in Cardiovascular Regulation》的报告。

  据悉,2013年6月,美国科学院空间研究委员会主席Charles F. Kennel教授访问中国科学院期间,提出了共同组织中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空间科学青年领军人物论坛的建议,拟为中美优秀青年科学家在空间科学领域前沿研究进行深入交流与沟通提供平台。2014年至2017年,该论坛分别在中国和美国举行6次,与会的中美青年科学家就空间天文与太阳物理、空间物理、太阳系行星探测和空间地球科学领域,以及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研讨。

来源:党委宣传统战部  编辑:杨耐寒

审核: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 1号综合楼 1004

邮编:116026

邮箱:news@dl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