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国土资源法治科研团队党支部成立于2021年,现为辽宁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支部由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首席专家李国强教授担任支部书记,现有师生党员共计17人。党支部创新性地构建了师生结合、科研团队基础特色的“党建扎根科研”工作办法,以理论探讨、资政转化、政策落地的实现为使命,将国家战略需求作为导向,直击国土资源法治问题难点靶向,积极打造党建领航国土资源法治研究、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国梦”实践。
党建联建纵深化,驱动内外双循环
党支部以“高校党支部服务乡村振兴的系统化实践”为线索,围绕党建联建工作对内推进支部向心聚力,对外推动支部特色联建创新。依托党支部书记发起十余年的开放式学生研讨平台,新设“党建+法学方法”读书会、“博士生+青年教师”党员学术午餐会、“思政+科研”周期进展交流会,近一年间累计开展三平台学习活动超百次,贯彻本硕博贯通的开放式研讨。谋定党员成长与国家战略需求,与校学工部等党支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联学近十次,深化“蓝色国土”培养目标。瞄准新质生产力、“三农”问题等改革痛点难点,组织支部党员赴天津、广州、郑州等30余地,开展涵盖示范村、贫困村等多个类别的基层实践调研,考察村党支部发展情况。积极尝试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优秀经验运用于大连下辖乡村,与大连市自然资源局旅顺口分局等机关单位座谈交流,指导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秩序实践,巩固乡村全面振兴中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参与发起中国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战略会议联盟,作为18家会盟单位举办全国高水平学术研讨会2场,特邀教育部高水平专家莅临指导,辐射土地法领域专家学者百余人,组织召开及对外参与学术会议50余次,主办协办各类讲座20余次,有力提升了大连海事大学法学学科影响力。

图1 支部获大连海事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
法治教育固强国根本,师生协力促信仰之基
持续落实“支部建在专业链,服务落在治理线”发展理念,实现学风与党建良性互动和一体发展。致力于全方位职业能力养成的体系化法学党员学生培养,将党建融汇于项目式教学,连续获批辽宁省委组织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进共同富裕问题研究》《农村基层党建促进乡村振兴研究》等党建课题。获批交通运输部系统2025年度机关党建课题《交通强国战略下党内法规与行业治理的协同机制研究》。依托支部教师党员《自然资源利用的权利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海洋命运共同体法律科技培训班》科技部项目等,有效实现了教师党员党建与业务结合、学生党员党建与学业结合的发展目标,支部教师党员获得高层次荣誉,主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及省级教学改革项目,指导学生党员获省级大创项目银奖。毕业生党员全员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全员取得奖学金。支部以自身能力强化为基础,坚持以法治辐射社会发展,多次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宣讲。基于深度参与《民法典》《耕地保护法》立法的优势,以“《民法典》与中国人的法意识”等主题为在连部队、国家检察官学院(大连分院)、辽宁海事局等单位开展法治讲座数十场,辐射超5000余人,将“听党话、跟党走”的要求与“为民族复兴而学习”自觉行动相结合。服务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理念,组建法治先锋宣讲团,与大连法院法官为九三小学等学校开展普法宣传,通过互动问答等形式培育青少年法治信仰。
构建人文社科科技赋能新方式,推进法制供给配套地方发展
党支部充分发挥国土资源法治的研究优势,聚焦人文社科领域“科技赋能”的创新突破。依托大连海事大学国家海洋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端智库平台,参编《中国海洋法治发展报告》,聚焦国内外涉海前沿动态,对外展示中国特色海洋法治理论的研究与探索。连续获批辽宁省法学会、辽宁省政府等项目10余项,涉及“海洋生态文明”“辽宁省人口老龄化应对”“海洋资源利用”等多领域主题,成果转化的资政建议获中央领导批示。依托大连海事大学地方立法研究中心,以大连市人大理论与实践智库项目为代表,开展“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协同立法”“大连市海洋强市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等多项课题,成果字数超十万字,多项内容直接转化为地方立法。积极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各省、市、县法工委交流调研,切实服务基层立法联系点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祖国大地与深蓝。支部教师党员获聘辽宁省高院案例指导专家、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结合支部双带头人身份,构建了“党建引领、专业赋能、服务下沉”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切实将组织效能转化为服务国家及地方治理的效能。

图3 支部党员受聘地方立法专家顾问
响应大兴调查研究号召,锚定实践育人精品案例
党支部坚持党建与业务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察的工作方针,紧扣现实问题,推动“问题-理论-政策”的深度转化。多次深入红色基地及农村,围绕我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等政策实践热点展开研究,构建“红色基地考察+农地发展研究”双线路径。以大连市水师营村为样本,讲解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会议精神,为破解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治理主体结构困境与优化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的法治方案提供全方位的学术理论支撑。发放调查问卷百余张,辐射居民千余人,解答宅基地、二轮承包等土地发展关键问题。调研成果深度转化,支部年均发表研究成果10余篇,含法学顶刊。以举办《民法典》青年沙龙”等全国性顶级会议为契机,邀请国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就国家治理热点、前沿问题等研讨,思想碰撞助力支部成员孵化成果,年均出版专著3部,获全国各类教学比赛、学术比赛奖项10余次。依托党支部书记负责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开设省级一流课程《案例研习》,开设法律诊所,三项并举,打造法学实践教学精品案例。以学生之力为当事人出具法律意见咨询参考书,案例涉标的过万元。多名学生前往北京大学以及其他国际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并成功培养多名涉海、涉外人才,实现学科发展育人与党员培养的有机统一。

图4 支部党员主办全国性顶级会议促党建与业务融合
大连海事大学国土资源法治科研团队党支部立足“强国行”专项行动要求,以国土资源法治研究为导向,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持续深入土地治理、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立足支部科研团队基础,将党建、业务、实践深度融合,强化科技赋能补足。未来,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强国行”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