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园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论园地 > 正文

百年百讲|第十八讲:血战湘江

作者: | 摄影: | 发布时间:2021-04-30

分享:

血战湘江


湘江之战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红军广大干部、战士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殊死的决战。

1934年11月下旬,开始长征的中央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三道封锁线,抵达广西境内全州、兴安一线的湘江边,计划渡江进入湘西。此时,蒋介石已调集40万大军,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红军围歼于湘江以东。

11月27日,红一军团主力率先渡过湘江,分兵控制了湘江西岸界首至脚山铺一线的渡河点,并架设起浮桥。但是,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中央纵队行军速度极为缓慢,直到12月1日才赶到湘江边的渡口,贻误了抢渡湘江的有利战机。

国民党军队发动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围歼红军于湘江两岸。红军经整日血战,阻止住敌军的进攻。

12月1日凌晨,中央红军在湘江南北两翼部署的阻击线都被压到了绝境,生死存亡的最后时刻到了。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出紧急电报,下达“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高举着胜利的旗帜,向着火线上去”的军令。数万红军将士奋不顾身,向着炮火而去,为了信仰而战,硬是撕开了敌人的防线,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湘江,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到当日17时,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大部渡过湘江。被阻在湘江东岸的红三十四师、红三军团第十八团,最后弹尽粮绝,大部英勇就义。

在这场战役中,年仅29岁的师长陈树湘一身是胆、毫无惧色。他率领全师战士奋力抵抗,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城墙”,与敌人鏖战四天五夜,为红军渡过湘江赢得了宝贵时间。突围时,陈树湘腹部中弹,在昏迷中被俘。敌人将他抬去邀功途中,他醒了过来,陈树湘乘敌不备,用手从腹部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红军以饥饿疲惫之师,苦战五昼夜,终于突破敌军重兵设防的第四道防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烈士鲜血染红了湘江,以至当地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2021年4月25日上午,正在广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他指出,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来源:学习强国)

来源:  编辑:

审核: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 1号综合楼 1004

邮编:116026

邮箱:news@dl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