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割据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并没有让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失去信念。相反,他们前赴后继,突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革命的火种有了暂时的栖身之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如何长久存在,以及中国革命今后的发展方向等,是中国共产党亟需解决的战略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开辟广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实践,割据就是指以武装为依据,占领一个地方,在此形成一个势力范围。
工农武装割据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武装,指由工农革命军的武装力量以及农民武装力量编成的红军队伍;二是土地革命,目的是推翻封建统治的剥削制度,使得广大的贫苦农民特别是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能够分得土地;三是建立革命政权,提出建立苏维埃政权。
1927年11月毛泽东在茶陵县建立了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谭震林被选举成为主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农村的工农革命政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以茶陵县、宁冈县、永新县、遂川县和莲花县为核心等二十多个县组成,有利于组织动员县里的贫苦农民,建立自己的政权,领导土地革命,分得地主的土地,按照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分配,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达到农民参加革命的目的。
1928年毛泽东著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从理论上面来分析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依据和条件,而《井冈山的斗争》则是在建立井冈山革命地以及根据地斗争的具体事实为依据,开展土地革命和进行根据地建设的实践证明,红色政权在现实中能够存在的合理性。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
(来源: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