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园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论园地 > 正文

百年百讲|第三讲: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作者: | 摄影: | 发布时间:2021-04-19

分享: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202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在北京通往天津的路上,一辆旧式带篷骡车缓缓行进着。车里坐着两位乘客。一位约30岁,戴一副金丝边眼镜,一身皮袍,手提包里装着账本,俨然一个外出收账的账房先生。另一位约40岁,长袍外套着一件棉背心,一顶毡帽低低地压在头上,看上去像个土财主。要知道,这两位可不是普通的乘客,他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思想界的两个领军人物:李大钊和陈独秀。两位名流此次出行如此装扮,目的是为了掩护陈独秀安全离京。

事情起源于陈独秀被捕。191969日,在五四运动高潮阶段,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包括取消两次对日签约在内的五项要求。群众读后拍手欢呼,而北洋政府却大为恐慌,严命警察署迅速捉拿印发传单之人。611日晚,陈独秀到新世界散发传单,刚到新世界,就引起了暗探的注意与跟踪。当晚,陈独秀就被警察拘捕。

陈独秀被捕的消息在学生界、知识界引起极大震动。各地函电交驰,社会团体、学者名流、学生等纷纷行动,强烈谴责反动政府的行为,一致要求当局立即释放陈独秀。916日,在社会各界的积极营救和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北京当局不得不做出退让。警察厅同意陈独秀以胃病为由,“准予保释”,但不得擅自离开北京,不得从事政治活动。陈独秀获释出狱后,北大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李大钊也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欢迎独秀出狱》一文以表兴奋之情。

陈独秀在被捕事件后,社会影响与日俱增。192024日,他受邀去武汉讲学,武汉报刊和国内其他大报刊均以大字刊登,但湖北官厅极为惧怕,明令陈独秀停止讲演,速离武汉。陈独秀在压迫言论之下,于28日傍晚,乘车返回北京。但他哪里知道,在北京,一张捕捉他的大网正在缓缓拉开。

回到北京后,陈独秀辗转去了李大钊家。李大钊劝陈独秀去往更加安全的上海,于是二人连夜来到北大教授王星拱家。王星拱给陈独秀戴上一顶毡帽,让他穿上王家厨师穿的一件油渍斑斑的背心,装成病人。李大钊带几本账本及店家用的红底片子,装成生意人。两人雇了一辆骡车,连夜出朝阳门,直奔天津。就在那辆不起眼的骡车上,李大钊对陈独秀说“仲甫啊,我们中国是不是也要走俄国的道路啊,建立一个俄国式的政党啊?”陈独秀回答到“这件事情要搁早先我不大会赞成”,早先陈独秀有一个观点就是:不成立为一个阶级服务的政党。“但是现在我们应该考虑了。”一路上,他们畅谈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彼此的思想碰撞让二人都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

到达天津后,陈独秀乘船去往上海。随后,二人相继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不久全国各地群起响应,一时间形成了燎原之势,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份党内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也应运而生。就这样,在黑暗的中国大地上,“共产党”的旗帜开始迎风飘摇,同时也有力推动了日后中共一大的顺利召开。1921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此后便走向了世界历史的舞台,也成就了历史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


(来源:《《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创建纪实》 人民出版社》)


来源:  编辑:

审核: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 1号综合楼 1004

邮编:116026

邮箱:news@dlmu.edu.cn